说起演奏时动作幅度大,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郎朗吧。他演奏时不仅面部表情丰富,而且肢体语言也相当夸张,甚至有网友戏称为发羊癫风。
但是演奏时的动作到底有没有必要?演奏时动当然不是必须的,毕竟听众们是用耳朵来听音乐而不是用眼睛来看音乐的,请大家铭记这点。可这也不代表夸张的肢体是件坏事,一切都看场合。
哪些时候不适合太大动作?
在乐团里演奏时候最不应该有太大动作。如果是你的独奏音乐会的话,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动。但是乐团是一个整体,你需要配合别人的想法,这时候每个人都要做出一些妥协。前几年有一个木管界的新秀考上了欧洲某个老牌交响乐团的木管首席,但是一年试用过后就没有再续约了。乐手自己觉得受到了歧视(亚洲女乐手),但是我看了一些音乐会的视频后觉得很有可能和她的动作幅度较大有关系。这位乐手是在美国读的本科,所以吹奏时肢体语言比较夸张,甚至让我看着都担心她的乐器会打到旁边的谱架。对于其它木管乐手来说这是件比较烦人的事情,就像有个人在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偏偏在你面前晃来晃去或者坐在你旁边拼命抖脚一样。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某位弦乐手身上,效果会更加可怕。想象一下,一场音乐会上,大部分弦乐手都有着一样的节奏和动作。可偏偏有这么一两位要表现个性,动作比所有人都大,那就真的是很尴尬了(典型的乐手之间没有默契)。
当然,也不是说和其他人合奏时就不能有任何动作。毕竟僵硬的肢体不会对诠释音乐有任何帮助。演奏室内乐时可以有适当动作,但是尽量和其它乐手商量好,不要太过突兀。我看过一场Muir Quartet的演出。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弦乐四重奏之一,并获得过格莱美大奖。他们演奏时动作幅度就偏大,但是完全没有给人突兀的感觉。因为他们的默契极佳,四个人几乎在一起呼吸,所以一切动作都相当自然。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个人秀,该收敛个性的时候就要收敛,这样才能创造出好的音乐。
哪些时候真的没关系?为一些演奏家们平反
现在出现了一个我不敢苟同的看法,似乎演奏家肢体语言太大就是浮夸。前面已经讲过了一些不适合太个性的肢体语言的场合,但如果一个乐团邀请你去演奏一首协奏曲(乐团基本上给你伴奏)或者你要开一场个人演奏会,那么你真的可以抛开他人的看法,怎么舒服怎么来。你是主角,这是你应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这里要为前面提到的郎朗平反一下。我知道有很多李云迪的粉丝都不喜欢郎朗,觉得他的肢体动作难登大雅之堂,完全比不上李云迪的儒雅。在此先不对李云迪的演奏水平作评价,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肢体语言就去如此诋毁一名天才。郎朗在诠释肖邦时可能比不上李云迪,但是他的大部分录音都是绝佳的(他从1999年红到现在仍然有无数超一流乐团邀请他演奏及灌制唱片是有原因的)。再次强调一遍,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今年1月底时我去听过一场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演奏者Johannes Moser动作相当大,几次激动得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让人感觉他的弓就要脱手而出了。那是我听过最好的音乐会之一,但是是因为他的音乐而非他的肢体语言(乐评稍后补上。看看我能想起来多少)。
还有很多演奏家不仅肢体语言大,更喜欢演奏时喃喃自语或者唱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钢琴家古尔德了。他在钢琴界的地位无人能够否认,但是他奠定自己地位靠的是音乐,不是他弹奏时的动作。作为演奏家(soloist),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肢体语言。
对一个演奏家最大的侮辱莫过于通过他的肢体语言而非音乐去评价他(就像在没有尝过一道菜前就开始往里面加调味料)。如果你不喜欢夸张的肢体语言,你大可以只听音乐不看演奏家(现场音乐会也没有强求一定要抬头看)或者听他们的唱片/录音。有的人觉得肢体语言会影响他们的技术发挥,所以会动作小;有的人觉得肢体语言也是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动作大。但是不管如何,演奏家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最佳选择。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听他们创造出的音乐。你可以不喜欢演奏家对某首曲子的诠释,但是你没有权利仅仅通过肢体语言就在自己心里判他的音乐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