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兮 焦点网初15 周口 坚持分享261天(2019/7/12)
关于内向孩子的错误看法:
认为内向孩子羞怯、不友好、对他人不感兴趣、内向孩子很自我。
内向孩子的表现:
① 信息处理方式:内向孩子处理信息时间稍长,但他们也能把更多与新信息相关的思维与情感内容整合到一起。
② 身体反应方式:内向孩子更难让身体活动起来,他们需要有意识地向身体发号施令才能令身体动起来。
③ 记忆系统:较之短时记忆,内向孩子更习惯使用长时记忆,因此从散布在大脑各处的记忆库提取和重组记忆也相当耗时。
④ 行为方式:在陌生环境中,内向孩子容易行动迟疑;面对紧急状况,他们也可能愣住不动,失去行动能力。
⑤ 交流方式:经过信息搜集和分析,对自身想法和感受得出结论后,内向孩子才愿意发言。
⑥ 注意力指向:内向孩子有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喜欢深入研究感兴趣的事物。
⑦ 能量恢复方式:内向孩子需要低刺激的环境来重蓄能量
内向的孩子有以下特点:
① 轻声说话,偶尔还会停下来想词。
② 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安静,但在让他自在的环境里很健谈。
③ 参加社交活动后感觉疲惫,需要时间静以恢复精力。
④ 有时看上去和听上去感觉犹豫。
⑤ 先观察,后行动。
⑥ 融入新环境较慢。
⑦ 有一两个好友,觉得别的人仅仅是认识。
⑧ 有时看上去兴趣寥寥、没生气,或者十分疲惫。
⑨ 被人插嘴了就不再说话。
⑩ 在公共场合身体僵硬,面无表情。
⑪ 说话时不看人,但倾听时跟对方有很好的眼神交流。
⑫ 疲倦、无所适从或不自在时就变得一言不发。
在家庭中,怎样让内向孩子获得能量做自己?
先对他表示肯定,然后再去努力了解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创造耐寒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成长要素。
确保与孩子有密切的关系。
教导他做事时如何就着(而非逆着)自己的气质。
与他建立一种灵活的关系,使他既能感受到认可,才智也被激励,能让他充分发挥潜能。
提供给他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所,一个家庭“加油站”,一个相对隐蔽的私人空间。
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可以帮助孩子在成长中应对外部世界。
培养互赖关系 ,只有和你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依赖根基,孩子反而才能长出翅膀,变得独立。
内向孩子对父母的动向比较敏感,你在身边让他感到心安。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港湾。内向孩子信赖熟悉、可靠、平和的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或公开争吵会削弱这种安全感,内向孩子会根据行为预测事件的发展,从而产生安全感的动摇。
教孩子如何联系和退出联系。父母可以教导他们通过目光接触、谈话等联系方式来与人互动用来帮助内向孩子们熟悉在人群中与人接触和独处的节奏,使他们的人际交往不会显得节奏不对而尴尬。
创造一个内在的、稳固的安全感根基。与孩子交谈、玩耍、享受彼此的陪伴,这些经历一再反复有助于帮助孩子培养基础的自信,最终,一种内在的安全感便会产生。
和孩子谈谈气质,让他了解内向和外向都只是一种性格特质,他会明白自己的反应和需求都是正常的。会更准确地用客观眼光看待外向理想型价值取向,而减少对自我的批判和否定。
帮助他们做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们变得外向。
顺应内向孩子的情感。 反应性倾听,尊重、认可他的感受,然后承认他的需要和愿望如果他感到不安,不要和他讲道理、反驳他。而要承认他的烦恼、努力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提前跟内向孩子讨论即将发生的变化和转变,尽量减少临时打破他们的生活规律。
一次学习一门技能,内向孩子在一次学习中整合的信息复杂程度往往更高
给内向孩子一个安适的休憩场所,内向孩子由倾向“休息和吸收”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主导,充足的睡眠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是帮助他们恢复、存储能量的重要手段。
以身作则,用行动教会孩子什么是纪律。内向孩子由于其大脑运作模式,较易于发展出自律能力,他们只需要微妙的引导就可以学会
恰当的游戏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内向孩子需要实在的精神食粮而非空洞的热量,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能让身心丰富的游戏,例如搭积木、玩偶扮演、创作艺术品。
每天至少与内向孩子交谈15分钟,聊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情感联络工具。
教会他们做决定可以分步骤进行,不必总是操之过急而产生焦虑,做决定也是可以熟能生巧的。
首先教会孩子寻求帮助,内向孩子总是会面对各种沮丧和压力,家长首先要让他们学会向寻求帮助,同时给予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好消息是内向孩子是可以学会平息自己情绪的。
提醒他们去“动起来”,家长有必要提醒你的内向孩子去活动活动筋骨,这对健康有好处,而他们并不总会主动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运动,事实是,在他们动起来之后,是有可能找到令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