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开示:
一个人的命运被定,数未被转动一分一毫,被数给拘束了,那此人就是凡夫。
既定的命数,转得过去吗?
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多做善事,命和数都是拘束不了他的。这就是求得福报的根基。
如果一个人不能向内、向自己好好检讨,好好反省,而只是向外面去追求功利福寿,能不能得到,还是要听天由命,自己是毫无把握的。这就合了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由命的这两句话了。
倘若一定要求,不但身外功名富贵求不到,而且还会因为过份乱求、过份贪得、求得而不择手段,反而把心里有的道德仁义都失掉了,那岂不是内外双失吗?乱求是毫无意义的。要多做好事,从心里去求,心就是福田,千万别强求。
当知,有福没福都是心造的,所有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糊涂的人都把福祸推到命运上去了。
这个世界上的人,能拥有千金产业的,一定是能享受千金福报的人。能拥有百金产业的,一定是能享受百金福报的人。饿死的,一定是应该受到恶死报应的人。
善人积德,上天就会加多他应受的福。
恶人造孽,上天也会加重他应得的祸。
上天不过是在他本来的质地上加重一些罢了,并没有一丝一毫别的意思。
福报如农夫种田,也是要看下的种怎么样。种下得厚,结的果也就厚。种下得薄,结的果也就薄。
比如,一个人积了一百代的功德,必定就会有一百代的子孙来包住他的福。积了十代的功德,必定就会有十代的子孙来包住他的福。积了三代或者两代的功德,必定就会有三代或者两代的子孙来包住他的福。至于那些,只享了一代的福,到了下一代就绝后的人,那是因为他的功德太薄的缘故,恐怕他的罪孽积得还不少呢。
把自己福薄相的原因找出来,尽心尽力改得干干净净才对。
做人一定要行善积德,一定要对人和气、慈悲,一定要能容人,包容一切,还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个人启示:
1.积功累德,是厚福的根基。
2.求,要从心里去求,心就是福田,千万别强求。求得到的可以求,求不到的不必乱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心存善心是要一,摒除功利心,贪求心。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内外双失。
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太过不及是两种状态,却同为一种本质。
3.看起来有些唯心。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力量都是由心底滋生的,所有的念头和行为都是由心主导的。
心是让一个人升起力量和信念的地方,心底滋生善念,便会导致善行,结出善果。心底滋生恶念,便会导致恶行,结出罪孽。
宇宙的能量场会叠加,善的吸引善的,恶的自然也会吸引恶的。
4.心也是提升一个人境界的地方,心在哪个境界,你就会活在哪个境界。
心外无它物,心外无它理,心外无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