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一起来一次由外向内的大扫除吧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向死而生”。

好莫名其妙呀,我们都是光溜溜地出生,赤条条地死亡。

当下的每一刻都是人生最年轻的时刻,都是我们值得用心珍惜的,为什么还要回忆过去或者担忧未来呢?过好现在就是了。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们干嘛让居所充斥大量杂物,变得拥挤不堪,令人窒息呢?

这本书让我开始审视自己,是否也该跟着英子女士践行一下断舍离。

“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减少一次浪费,就恢复一分精气神。

然后,翻开人生新篇章”。自己虽然不是那种不爱收拾,让居所脏乱不堪的人。

我也会每周进行整理,清洗,打扫,初看到断舍离的时候,我想收拾这么一件简单的事至于写一本书来吗?收纳整理谁不会呀。

我每周在周末会清洗衣服物品、打扫卫生、收纳物件、清理桌子地毯,这不就是断舍离么?

仔细看下去,才发现我只是碰了一点皮毛,因为没有真正实践断舍离,才导致每周收拾好后只有收拾的那一天是最干净整洁的时候,经常觉得地方小了,东西太多了。

有时候碰到不开心的时候,觉得打扫起来真的身心俱疲,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会破罐子破摔,干脆拖着假装瞧不见了。

作者所讲的无法放手的原因和无法放手的三类人,我几乎全中,好可怕呀。

我一边读一边在心里审视自己的物品,发觉很多柜子、收纳盒、袋子里甚至都不知道装了些什么。

总是觉得这个也能用上,那个也没坏,扔掉太可惜,还是留着吧。碰到新的东西时不考虑自己需不需要,被人一说就买下来了。

零零碎碎的东西太多了,哪怕现在自己还是一个人住,每次搬家都得花一两个星期恢复元气。OMG我的心好窒息。

丫丫个呸的,要改变!

你要怎么做呢?

1.把自己居所的所有收纳容器都打开,让平时看得见看不见的东西都展现在眼前,掌握你所拥有的物品大概。(当然了,如果你家太大,那就分区域从小的收纳容器开始)

2.扔掉过期、损坏、变质、从没有用过的东西;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扔掉被遗忘在角落的东西;扔掉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

3.秉持先出后进原则,出掉很多东西后才开始收纳。所以哪怕你没空大规模整理,你也可以从小地方入手,开始扔东西。就目前的我而言,暂时扔掉了7个杯子,10个筷勺,给自己3个月时间扔扔扔。

4.等留下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需要的东西后,就开始整理收纳吧。

英子女士介绍了5个收纳指南,我可以采用的有3个:三分法、1out1in法、onetouch法,总结下来就是先出后进,用三分法进行分类,拿取方便,放回方便。

5.等居所收拾得差不多了,就该对身体、心灵和生命进行断舍离了。

而这是值得我们一生去追求和实践的。追求那个摆脱执念、接纳自己、爱上自己、整个人散发出积极能量,感染朋友和家人,一起积极乐观地生活的人。

通过学习断舍离,要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内心和居所,找到真正自己需要的带给自己愉悦舒适的东西,万事万物皆有个“度”,找到自己的度。

断舍离对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的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也会有很大帮助。

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认真实践的,找到自己的方法,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间”。

去不断发现自己,挖掘自己、审视自己、放松自己,去享受生活、拥抱生活、爱上生活。

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干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