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读到刘墉的《人生百忌》,可谓开卷有益。
他洞察人性黑暗,通晓情理世故。
在本书中,刘墉用一个个小故事教我们忌抢风头,忌乱用关系,忌出门露白,忌幸灾乐祸。
小到出门怎么走路,钱包、证件怎么放,住酒店如何防小偷,大到职场如何生存,政商谈判战略战术,刘墉先生告诉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原来都暗藏玄机。
读《人生百忌》,如聆听慈父的教诲。
《延禧攻略》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心存善良,更应懂自保。”
我从书中选了这9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读了将茅塞顿开,颇有阅历的长者也可从中获益。
01:忌喧宾夺主
有些人特别爱表现,喜欢喧宾夺主。
比如,参加婚礼,做伴娘的,打扮得比新娘还耀眼夺目;
公司聚餐,属下的老婆戴的钻戒比老总夫人的还大;
出席国际影展,没有影片参展的小演员,比已被提名的大牌演员穿得还华丽;
去别人家做客,你卖弄聪明、表现见识,说什么什么菜,比主人家的这道菜更好吃。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你们是朋友,友谊的小船可能说翻就翻;
如果你是职员,也许混了一辈子,还爬不上去。
你是配角时,忌出风头。
记住谁是主人,照顾一下ta,把面子留给主人。
02:忌托太多关系
求人办事,有人喜欢托很多关系,以为关系越多越好。
殊不知,可能适得其反。
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你想进个单位,先托甲,去找单位里的A;又怕不够力,再托乙,去找单位里的B。
你以为双管齐下,十分保险。
结果是,甲已经开始跟A说了,要成了,突然听说乙也在帮你,甲一定会想:你这是对我能力的不信任,才去找乙。
如果他给你办成了,说不定你以为是乙加了一把劲,才成的,把甲忽略了。
更麻烦的是,假如甲跟乙是对头,就更多猜忌了。
如果你脚踏两条船,只可能惹麻烦,两边都不讨好。
03:忌得了便宜还张扬
刘先生去买维生素,标价一千的,老板一向算他900.
有一回,他又去那家药店买这瓶维生素,老板收他1000元。
刘墉问:“不是都收我900吗?”
老板说进价涨了,还是1000元老价钱,已经没得赚了。
刘先生把1000元递给老板,却见老板转进收银台,把一千元放进去,又拿出100元给刘墉。
作者不解。
老板指指门口的那个人,说他刚刚出去了。
做生意的,对顾客的开价往往是不同的。
你跟老板关系好,他经常给你优惠,只要有第二个人在场,你绝不能得了便宜还张扬。
因为说出去了,顾客心里会不舒服,他要么也让老板给他优惠价,要么这次认栽,以后不来了。
而老板也会怪你没眼力见,出卖了他。
同样的道理,你也尽量避免当着别人的领导或同事,要求特殊待遇。
04:忌成事而说
很多人都会犯一种毛病:喜欢劝谏他人,万一那人不听你的,得到了不好的结果,你就会说:“谁让你当初不听我的?”
比如,隔壁老王爱抽烟,你不止一次对他说,吸烟有害健康。
可老王就是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
今天你知道烟枪老王得了肺癌,你能跟他说:“只怪你抽烟抽得太凶”了吗?
在老王看来,他不幸被你言中,你暗自得意,用别人的灾难,证明你的神准,就是在幸灾乐祸。
你不仅不能再说老王,相反,当他自己表示后悔抽烟时,你要说:“也不全怪抽烟啊!丘吉尔抽得多凶?别操心,现在医学有新的突破,肺癌根本算不了什么。”
当事情真的发生了,你半个字都不能说,不要做后事之师。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既然事情已经难以挽回,就不必说,不必谏,不必归咎。
05:忌早早露馅
跟成事不说相对的是:早早露馅。
比如,你准备跳槽去一家薪水比较高的新公司,笔试面试都通过了,新公司还没通知你正式入职,你就在老公司嚷嚷开了。
你想,到了正式入职那天,老公司领导会让你顺利离职吗?
他会一拖再拖,拖到新公司不耐烦了,不要你了。
再比如,假如你是领导,想要某个人下个月就卷铺盖,你这个月就跟他说了。
那个职员这个月就要开始卷你的铺盖,把重要的数据全卷走了。
《韩非子.说难》里说:“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意思是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事情没做成之前,不要张扬出去。
06:忌拍亲密照片
这点是针对男女朋友来讲的。
有些热恋中的男女,在两人打得火热时,有一方举起手机或相机,拍下了亲密照。
照片中有你也有他,你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那一步,你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两个后果。
万一照片泄露出去怎么办?
假如你们有一天分手了,对方会不会拿出这些照片要挟你?
无论男女,不管你们的感情有多深厚,都不要拍亲密照。
切记!切忌!
如果你不记、你不忌,很可能中计,有一天成为艳照门的主角。
那将对你的婚姻和事业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记住,事后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才是“上游思维”。
07:忌做芳兰当门
《南史.齐江夏王锋传》里说:“芳兰当门,不得不锄。”
即使是芳香的野草,如果它有碍于进出,也得被除掉。
比喻贤能之士生性抗直,时有违忤,为上者所不能容忍,势必去之。
作者举了个例子。
如果今天你们公司有个计划,开会时,你极力反对。
你有一百个道理,甚至说你是专家,其他人全是外行。
但任你说破了嘴,领导们还是不听,硬是要做。
你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听上面的,跑在前面效力。
这样做的结果有两种:
①事情败了,你也送了半条命,他们会向你道歉。
②事情成了,他们则会赞赏你:从善如流、改过向上、戴罪立功。
有时候,你不得不少数服从多数,顺水推舟。
08:忌不守原则
有一天,作者去mei国朋友家做客,朋友叫他去厨房看。
水池和桌上堆满了刚用过的脏碗盘。
刘先生问朋友,要不要他洗。
朋友笑了,他说:
是留给我儿子的,我们家说好了由他洗碗盘。在不在家吃饭,都由他洗。今天他没回来,所以留着。
刘先生说要不要今天破例,太晚了,我们帮他。
朋友说了一段话,让我觉得这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他说:
情是情,理是理。既然有原则,就不能讨价还价。讨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到头来没了原则。
刘墉的这段话更是发人深思:
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美式自由,又要中式宠爱,却没有mei国孩子的自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
然后,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可能既要美式的公司福利,又要中式的铁饭碗,却没有mei国员工的自修和中国传统的忠诚。
由小讨价还价的结果,造成他们长大失去了原则,甚至该讲情的时候讲理,该讲理的时候说情。
原则就是用来遵守的。
正如村上春树说的:“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因为人性有一个弱点:得寸进尺。
09:忌胳膊肘往外拐
很多人不懂得胳膊肘朝里弯,失去立场,对外人没脾气,却对自己人蛮横。
看过一个结婚的视频。
伴娘踩了新娘的婚纱,把新娘绊倒在地。
新娘顺手一个耳光,打在伴娘脸上。
这时候,如果新郎成熟一点,就会看看自己的新娘身上有没有摔坏。
他倒好,抡起巴掌就扇新娘,一对新人不欢而散。
公平来讲,新娘打伴娘是不对,但大喜的日子,新娘再不对,新郎也不至于当着众人面打妻子吧。
你可以说妻子,也可以向伴娘赔礼道歉,你打自己的新婚妻子,就是胳膊肘向外拐。
试问,你把新娘打跑了,难道你要跟伴娘结婚吗?
连孩子都懂得在外人面前,要维护自己的妈妈。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开车送女儿上学,左转时对面有个骑自行车的妇人,看到有车紧急刹车避让,不稳,倒在了地上。
开车的母亲没理,继续往学校开。
但是女儿说话了:“妈妈,你应该改下车去看看她有没有受伤,你刚才没有打方向灯,把她吓到了。”
妈妈没好气地说,又不是她撞得,为什么要停车?
到了学校,没想到那妇人居然气呼呼地跟来,劈头就骂开车的妈妈害她摔倒。
两人正争执,已经冲进校门的女人突然跑回来,指着那妇人吼道:“我妈妈又没错,你凭什么骂我妈妈?”
心理学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都可以很客观,但是每个人的客观都有限度。”
像前面那个女学生,她可以很客观地批评妈妈该下车道歉。
但是,当骑自行车的妇人真跑来责骂她妈妈时,她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护着自己的母亲。
表面上来看,父母有错当然可以批评。
只是,当一个为人子女的失去立场,公开站在外人的位置,虽然可能暂时得到“大义灭亲”的赞美,到头来却可能两面不是人。
作者说:“因为父母永远是父母,子女是父母生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当父母坠下悬崖时,做子女的很可能发觉自己也被扯了下去,即使身体不下去,心情也会下去。”
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里发生婆媳、姑嫂矛盾,男人如果懂得维护自己的妻子,婆婆和小姑子也不敢冒犯她,夫妻关系稳定了,这个家才能向上长久。
如果你是职员,能在别的单位人面前说自己是单位不好吗?
你可以关起门来要大家检讨,岂能在外面说三道四?
如果每个成年人都有这个孩子的智慧,“亲亲相隐”,胳膊肘向里弯,家庭关系要和谐很多,别人也不敢贸然欺负。
无论小立场、大立场,永远搞清楚,别站错了地方。
这就是刘墉的9句教诲,书中还有很多启发人心的肺腑之言,比如忌du品、忌死要面子等。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你一定要知道什么一定不能做,才能明白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