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新学期结束还有两周,熊孩子上学又开始哭闹不已。前段时间训练得好好的在楼梯口告别,自己上课室的习惯被摔得体无完肤。回想起来这段时间的分离焦虑源于学校开放日,妈妈去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上了半天课。当天小朋友就闹着要跟妈妈走,下午不上学了。妈妈看圣诞将至,就随了他。
接下来节前节后的上学日,哭闹不断升级,从妈妈送到婆婆送,从到了学校哭到出家门就开始闹,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当妈的也开始焦虑了。每天早上诺大的操场,哭闹打滚的只有我儿一人,不敢自我安慰这叫“与众不同”,只希望为这种“特(yi)别(chang)”找个出口。
说起分离焦虑,新手妈妈都不会陌生。小婴儿7、8月开始的粘人,刚上幼儿园的哭闹,大概听说过分离焦虑的父母,都能淡然面对,如同平静生活的小插曲,慢慢就过去了。可是反复出现的“分离焦虑”(暂且如此定性),又该怎么办呢?嗯,当妈的焦虑了。于是一轮搜证,试图找到同类,找到对策。
来,从头来,看看什么是分离焦虑。以下摘自《儿童分离性焦虑个案分析》,商渝凤,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分离性焦虑障碍
在离家或与所依恋的人分离时,出现不适当的和过度的焦虑,具有以下 3 种或以上的症状:
(1) 离开家或与主要的依恋对象分离时,或在分离即将发生时,出现过度的痛苦和忧伤;
(2) 持续而过度地担忧主要的依恋对象可能消失或受到伤害;
(3) 持续而过度地担忧因突发事件而与主要的依恋对象分离(如迷路或被绑架);
(4) 由于对分离恐惧,而持续不愿或拒绝上学或出门;
(5) 持续而过度地担忧独自一人、主要的依恋对象不在家或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形;
(6) 对不在主要的依恋对象旁睡觉或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感到持续而过度的担忧;
(7) 不断做有关分离主题的噩梦;
(8) 在与主要的依恋对象分离或即将分离时,出现头痛、胃痛、恶心或呕吐等躯体不适。
比对我家娃,比较明显的有第1点(在学校楼梯口哭闹不上课室)、第4点(稍有一点,有时哄哄还是出门了,在路上扭扭捏捏)、第5点(很不明显,说过不喜欢学校人太多)。按这个说法,我家娃实际算不上分离性焦虑障碍。好了,严重倒是不严重,但每天整这么一出,心也是累,可以缓解吗?
顺孩子的意,不上学?No. 此为回避产生焦虑的情境。
许多父母出于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免受痛苦、回避那些导致痛苦的诱因;但是父母的行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Andrea Chronis-Tuscano(马里兰大学心理学教授)说,“帮助这些焦虑儿童回避这些情境,确实会使儿童短暂缓解焦虑,但会带来长远的痛苦,百害而无一利,”允许儿童回避那些压力情境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发展重要技巧和建立(能够处理新挑战的)自信的机会。“其他的孩子正在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社交情境,那些回避的孩子注定落于人后,短暂的焦虑缓解会在未来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自知乎,王翼 刘悦,《儿童焦虑障碍的科学干预》)
父母过度调节的坏处:调节越多,焦虑越严重。
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如何帮助或是恶化儿童的焦虑症状,Eli R. Lebowitz(美国纽黑文耶鲁儿童研究中心的焦虑和心境障碍项目的联合负责人)强调“父母的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焦虑关系”,即“旨在短暂减轻儿童焦虑症状却增强儿童回避行为的父母”;这包括睡在分离焦虑障碍儿童的身边或反复回答广泛性焦虑障碍儿童的无数问题(强化焦虑障碍儿童的安全性行为)。
那父母改如何干预呢?
首先我们不要自责、不要焦虑说为什么只有我的孩子是这样的。孩子的天性各异,虽然没看到在学校闹得像我家娃那么厉害的,也许是刚好没有看到呢?也听其他家长说起孩子在家哭闹不出门的,也许在家闹完到了学校情绪就少了呢?也有直接就请假不上学的小朋友。所以坚信我们不是特例,我家娃没那么特别,也是普通小孩一枚。
再来,家庭教养其实对焦虑障碍的影响不大。
研究人员发现,焦虑儿童的父母行为能够扭转局面--也有可能恶化儿童的症状;然而,他们一致认为教养方式仅仅只是众多(导致焦虑)因素中的一个。2007年发表在《临床心理学回顾》(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杂志上的一项有关该主题的科学综述表示,平均来说,教养方式只对儿童的焦虑症状起到4%的解释作用(尽管某些父母的教养行为--如过度控制或不给予自主权--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而基因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双生子研究发现,基因对个体的焦虑障碍发病风险起到30~40%的解释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焦虑儿童会引起父母的过度保护;Anne Marie Albano(哥伦比亚大学焦虑与相关疾病机构负责人)说,“父母认为如果任由孩子焦虑、哭泣是在毁了孩子;另外父母会担心孩子会怨恨自己”。(摘自知乎,王翼 刘悦,《儿童焦虑障碍的科学干预》)
最后,针对我家情况不算太严重,准备做以下尝试。
1. 父母坚持正念、放松的态度
2. 承认儿童焦虑感受(与孩子同一战线,表达支持)
3. 学会表达(相信孩子可以面对由情境引发的恐惧以及解决不适感觉的)自信
4. 降低陪伴行为的频率 -- 不要因为要带老二,觉得愧对哥哥作出过度补偿
5. 不过度控制、过度保护、过度苛责、态度反复无常 -- 放松放松,沉住气
所以呢,长路漫漫,说不定自己就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