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以及读研,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包容。包容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人,包容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个世界因为包容才那么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包容让我逐渐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发现它就是一个圈套,一个美丽的圈套。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碰撞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可以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随着交流的深入,或是阅读的深入,往往愈发体会到语言的无力感。因为会出现语言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也会有对方接收到自己发出的语言但是理解偏差的情况。这样一发一收,会出现两个偏差,甚至更多的偏差。至此,语言作为沟通的工具,好像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语言的另外一个无力感便是它的包容性,它怎么说怎么对,当然也就导致了它怎么说怎么错。非常鲜活的例子便是两个辩手之间的辩论,我们会发现当一个辩手在一个角度好像已经无懈可击了,而另一个辩手会从另一个角度实现ta的致命一击。两个人的辩论语言中,其实往往总会有漏洞可钻。这就是语言本身的魅力,它可以漏洞百出,又能够自圆其说。用语言来弥补语言,用语言来击破语言,这也是辩论的趣味性之一。
同时语言的有限性也是它的圈套,就像我现在写的这篇小短文,它本身就在表现着语言的有限性。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真的太有限了,我似乎表达出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另外又无法表达出一些意思。
近些年一直用钱钟书的一句话来给自己提醒,“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虽然这句话,也是钱先生说的,也是话,也是在随着他变,但不失为一种提醒,不然自己可能会在语言里越掉越深。
语言就是一个圈套,一个美丽的圈套。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超越语言的障碍,就像是《三体》中写的三体人之间的交流,完全没有语言这个“障碍”,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好事,但肯定是一件革命性的事。
杜老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