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在东风着陆,随着“感觉良好”十三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安全出舱,这一刻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中国人离航天梦又近了一步。这次飞行任务的完成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上的里程碑,也是高校输出航天工程技术的重要阵地,无论是实现返回舱光电探测装备的跟踪精度和速度,还是故障诊断及系统,机械臂悬挂装置等等技术。今天我跟大家说说一个小而重要的装置,那就是咱们中国传统医学——便携穴位点刺激装置,在为宇航员的健康保驾护航的秘密。
为什么要携带便携穴位点刺激装置?有什么作用吗?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骨折吧,如果一个人骨折后,需固定3个月,等到最后拆开石膏时,会发现患者肢体明显变细,那是为什么?听过一个词叫“用进废退”,患者肢体由于长时间不活动,肌肉开始萎缩,功能就会出现减弱。同理,在太空生活了6个月之久的三名宇航员,由于没有地球引力的作用,肌肉长时间处于休息状态,虽有器械辅助运动,但效果需进一步提高。
基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理论,交叉其他学科创造出便携穴位点刺激装置,能够定期给予宇航员肌肉穴位刺激,比如“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利用经络传感效应,让肌肉被动运动,保持活力,同时促进机体生成肌肉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可评估宇航员机体整体状态。
小小仪器,大大用处,为宇航员的健康保驾护航,它是我们传统医学智慧的结晶,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下,中医文化的自信,也期待今后传统医学服务于更多人群。
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