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1

从头开始复习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基础

一.基本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属性的符号

数据示意图


数据库:一个相互联系的数据的集合(特点:数据相互作用)

数据库示意图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作用:1.数据组织定义

              2.数据操作与查询优化

              3.数据管理及维护

              4.事务管理和运行控制

              5.提供多种对外接口


数据库系统(DBS):

  定义 :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系统,其目的是向用户提供方便、高效、可靠的存取数据的功能

  组成 :数据库,硬件(CPU,内存,二级存储,网络),软件(操作系统,DBMS,数据库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人员


数据库管理员(DBA)主要职责:

  1.数据库设计: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结构和内容;

  2.数据库维护:维护数据的安全性、完善性;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3.数据库性能优化:监视系统性能变化,性能下降时找出瓶颈,并解决问题;


数据模型:一套用于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语义数据约束的工具

  常见的数据模型: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关系模型;


E-R模型



关系模型

模式VS实例:

模式:数据库/数据表的结构;静态;

实例:数据库/数据表的特定时间的内容;动态;


数据库语言与数据库子语言:

  数据定义语言(DDL,Data Definiton Language):定义数据模式(结构)等,定义表的字段属性类型等;

  数据控制语言(DCL,Data Control Language):用于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运行,备份恢复、安全性和完整性设置等;

  数据管理语言(DML,Data Manage Language):操纵和访问具体的数据内容,增删盖查等操作;


数据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无直接存储设备;没有操作系统;采用批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

2.文件管理阶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与数据关系;存放在磁盘、磁鼓等;存在文件系统;采用联机实时处理和批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

3.数据库系统阶段:用于大规模数据管理;出现大容量磁盘、磁盘阵列;出现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和批处理的数据处理方式;

数据库发展过程



数据管理三阶段比较


三级模式结构:

1.内模式:物理模式/存储模式;整体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描述全体数据在硬盘介质上如何存储;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2.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整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描述所有数据的结构和数据间联系;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3.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提供部分逻辑结构(给特定用户提供特定的用户视图);描述这部分数据数据的结构和相互联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 3.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通常有多个分类标准。如按数据模型分类、按用户数分类、按数据库分布...
    步积阅读 2,805评论 0 7
  • 随着技术的积淀,AI正在走出象牙塔和实验室,步入商业世界,成为撬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杠杆。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世界...
    Feather轻飞阅读 363评论 0 0
  • 1、算法的概念 (1)概念: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考题1】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 A查询方法B加工...
    成都小菜阅读 1,686评论 0 15
  • 1、希望,所有的希望在于自己,当你自己真正的感觉到很失败了,感觉到看错人,其实就是自己在磨灭自己的希望。所有的这一...
    钱程浩瀚阅读 156评论 0 0
  • 整个事件起源于张靓颖妈妈的一封公开信,对女儿和冯轲的婚事表示反对,而且说冯轲不是她理想中的女婿,不值得张靓颖托付终...
    李家大小姐阅读 1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