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次获得最佳,超出我的预期。因为,群里大牛太多,我的差距在十万八千里以外。
昨晚,陪伴完孩子后,收到小小白的问候。关于“是否单身”?我瞬间的反应是:有什么相亲活动吗?已婚的我,略过。获得过最佳的小伙伴说过,只要小小白say hi,就有好事。但,我完全没有联想到。我,怎么可以这样迟钝?
于是,收拾思绪,立即写当日感悟,怕第二天早上来不及。写完,打开微信。看到小小白的回复:完美错过!什么呢?有一些疑惑和一丝遗憾!然后,看到了奕晴的发布,我惊讶得合不上嘴。期待已久的最佳,不期而遇,幸福来得太突然。班级群里,铺天盖地的祝贺,无比荣耀。我感受到自我成长的价值感和来自班级的归属感。这是我近一个月,最开心的时刻,谢谢你们!
从7月才认真写感悟的我,一开始就落后大牛们几个月。或许,我没有经验分享,只是刻骨铭心的历程。
001,从0到1,突破写
4月,开始写晨读时,刚刚参加完二美为期一个月的写作班。我以为,我还有写作的基础。但很快发现,每天的写作既耗时间,又耗精力。写了一个月,没有输入的我,流连于枯竭的边缘。《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告诉我,现在应该专注于毕业论文。于是,我信了。
6月30日的开营仪式,又燃起了我写感悟的欲望,给自己订了日更的目标。可是,有半个月都在外旅行的我,写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挑战。每天起早贪黑、舟车劳顿,经常以牺牲睡眠为代价来写感悟。因为,自己挖的坑,哭着也要填完。全勤,我拿到了。
8月3日,我再次选择全身心投入论文,放弃晨读感悟。
8月14日,“剽悍三人行”奇迹般诞生。作为上月的全勤,我荣幸地推选为队长。接招还是放弃?我犹豫过。既来之,则安之,或许是最好的安排。反观4月-6月、8月3日-13日这段时间,论文并没有因为不写感悟而取得实质性进展。任务并行,合理规划,说不定是可以的!同时,作为队长,榜样来自行动。我暗暗发誓:我要坚持,要给队员榜样!8月的后半段,全勤。
002从完成到完美,乐于思
7月,为完成而完成,为日更而写。
8月,每天读最佳的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晨读究竟该怎么写?别人是怎么获得最佳的?
01勾搭,向高手学习!
@初十一刻@小小白说:建立素材库很重要,去读读饭团有关素材的文章。反思:安,怎么建?我读过,没有印象了!
@波力认为,写好晨读有几个关键:参加付费的课程和阅读付费的文章,高质量输入才能高质量输出;利用豆瓣读书、知乎、简书等平台快速搜索相关主题文章和评论,为素材作准备;提前下载重要资料,利用坐车等碎片时间听听,随时记录灵感。反思:这个嘛,一条都没有!
@墨菲问我:草威的分享你听了吗?《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你读了吗?关键是要写,要坚持写;平时养成记录的习惯、有意识的阅读;多看留言区,看别人是怎么想的,你获得什么启发?反思:我都听了、读了,就没有下一步。
@向阳风说,讲故事可以从500字的短文开始,从短的随意写开始。反思:恩,这个怎么写?
@班长子龙认为,要多看获得最佳的心得,并多多勾搭请教;多读、多写、多总结!反思:我是随意翻翻,也没有虚心求教,总结啥也没有。
@小小白说:订立目标,照做就可以了,不给自己借口;读书和生活中见过的片段是素材的基础。反思: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没有收集素材的习惯,阅读量还是少。
…
大神们毫无保留的独家秘诀,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原来这才是写感悟的正确打开方式。
02行动,立刻执行
学习篇:打开草威的分享,认真听了几遍,并做笔记;打开饭团,老老实实看了几遍《普通人如何迅速提升写作能力?》(上、下篇),并做笔记;反复阅读了波力的文章,阅读近一个月的大部分晨读最佳文章和心得体会,分析文章的框架、立意等;打开简书、豆瓣读书、知乎等尝试检索功能。
实战篇: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每天写感悟之前,先读几遍,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结构,搜寻相关素材,查找自己或身边是否有相似的案例;反复分析几篇最佳文章,在框架结构上看能否有启发;立即购买《成为作家》、《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等,以专业的角度学习;保持每天写作和阅读,写完第一篇读书笔记。
03从渴望最佳到理性看待
波力说,有个最佳作者群,那里是每日获得最佳的作者,会选一批做爆文分析。所以,我的目标是尽早获得最佳。因为最佳,才有更高的平台。我以为,我已经准备好冲刺最佳,疯也似的想获得最佳。
我清楚地记得,某一天,为写出好文折腾了一天。反复阅读,各种查阅,各种分析,就是不知怎么落笔,失落、无助!连续两天的折腾,急功近利的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输入谈何输出?
于是,我努力让自己安静下来,重新理了一下思路。最佳是目标,那一定不是最近的,因为,火候不到。先沉淀30天,期待第100篇相遇;平日小文章,周末大文章,合理统筹平行任务;如《成为作家》说,尽量固定时间写作,并坚持下去;继续向书本学习、向牛人学习。
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突然淡定了。写,就对了,静待花开!
003从写到会写,业需精
获得最佳,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跟自己比,我迈出了伟大的一大步。不是最好,但可以更好!这里,是起点,可以重新开始!写作的路,是漫长的自我成长之旅。《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给我的启示:如果以工匠思维对待写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慢慢积累,也可以达到精专,体现价值,真正为读者所用。
结语: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写了这样一句话:因为不想跑,所以才去跑。同样,因为写不好,所以才去写。挑战舒适区,从写开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