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堪称木构建筑的奇迹。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塔内文物
佛牙舍利
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是南本《大般涅盘经》中记载的捷疾罗刹所隐身盗取的一双佛牙。
匾额经卷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于应县文物管理所。
应县木塔非常雄伟壮观,名人牌匾很多,塔身油漆大部分已经褪色,失去光泽,还有很多处已经剥脱,露出木质。成群的燕子在天空中翻飞,整个塔显得很落魄,灰蒙蒙的,似乎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充满岁月的沧桑。但是,如果把塔重新油漆一遍,好看是好看了,但是会失去历史的沉重感,又会有人说太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