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的一篇散文《伤仲永》和一篇古诗《泊船瓜洲》,让人们对王安石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尤其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其用字的神韵,引得无数后人争相研究模仿。
王安石是个少年天才,但他其实一开始并不情愿去做京官,他宁愿在地方上做实事,大干特干,也不愿在京城,图虚名,干什么都得畏首畏尾。
怎奈才华是藏不住的,朝廷最终还是把他召来了京城中央政府。既然来了,他就不能畏首畏尾,他下定了决心要来一场变革,以改变北宋表面繁荣实则虚弱的现状。
宋仁宗和范仲淹进行的庆历新政,原本想要根除的“三冗”无奈根深蒂固,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而王安石这次的变法,要比范仲淹的新政改革力度还要大,涉及的领域还要广。他打算不变则已,要变就要彻底地变。北宋已经内忧外患,经不起折腾,现在要么狠下心下一记猛药,变法到底,达到富国强兵的地步。要么就只是挠挠痒,这样只会搅乱朝廷乃至民间的潜规则,让风平浪静的北宋变得飘摇不定。最终,他选择了彻底变法,富国强兵!
他选择的事业是个成则万古流芳,败则遗臭万年的事业!
王安石变法针对的问题仍然是范仲淹庆历新政没有完成的事业:“三冗”问题。
针对“冗兵”,采用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裁军练兵,提高战斗力!
针对“冗官”,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唯才用人。这个和前面欧阳修主持的科举所遵循的准则是一致的。
针对“冗费”,采用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
所有的这些举措,核心根本都是富国强兵,要让国库充盈起来,才能有钱整治军队。
比如“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过不下去的农民都要去向大地主借高利贷,最后还不起债,弄得家破人亡。青苗法就是,国家把钱借给你,相当于贷款,但利息要比高利贷低得多。
然而,这些放到现在看起来都很先进的方法,在那个时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一方面因为考虑不周,没有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得很多鱼肉百姓的官员反而从中作梗,害得百姓过得更加贫苦,比如青苗法实行后,一些官员为了出政绩,逼迫百姓贷款,最后百姓还不起,只好又去借高利贷堵这边的窟窿,最后还是要家破人亡。
另一方面,变法中,很多底层的官员并没有把这些利国利民的举措实施到位,有些官员敷衍了事,欺上瞒下,只为了自己的官位和私利,百姓也并没有从变法中获得好处。
这样的变法,必然会遭到一波人的反对,反对者中包括了曾经参与庆历新政的欧阳修,还有司马光,苏轼,苏辙。
最终,变法还在进行,王安石却在重重阻力下心力交瘁,选择了辞官,留下宋神宗仍坚持变法,然而失去了王安石这个大助力,变法更加举步维艰,最终宋神宗也壮志未酬,年仅38岁就离开了人世。
宋神宗去世以后,司马光被高太后起用,王安石一生的心血,不论好坏,所有变法措施都被司马光废除。王安石绝望透顶,很快就郁郁而终,病逝了。
王安石死后,新旧党争仍在继续,谁能想到,最后竟然发生了靖康之耻,北宋亡国。然后人们把亡国的锅扣在了王安石头上。
我想,王安石一开始不愿进入京城做官,就是因为他明白“三冗”问题本身根深蒂固,他不想动这个巨大的麻烦,他知道要想根除“三冗”问题,难于上青天。
但是命运还是让他站在了天子脚下,既然如此,与其碌碌无为,等着北宋慢慢衰败,不如撸起袖子,把北宋的痼疾好好治一治。他很有勇气,有担当,所以他选择走上了变法之路。
就像开头说的那样,要么变法到底,下一记猛药根治“三冗”,要么挠挠痒,北宋被搅动得风雨飘摇。或许就是因为变法夭折却搅动了北宋的平静,北宋才那么快就发生了靖康之变,但也可以说就算没有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也有可能来的更快,因为北宋朝廷已经坐吃山空了。
历史已经远去,我们不能否定的是,王安石变法有着很多先进的思想和方法,他的变法也确实为北宋充盈了国库,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虽然以失败告终,其积极的意义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