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道理,最终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知道,和做到之间,真的太太太,太遥远了。
我妈是个50年代生人,他们那一代人,还停留在拼尽全力谋生存的环境,对于育儿,还是很简单粗暴的方式。在我小时候,我妈坚持要将我送到老师家,由老师来管理写作业、复习功课之类的,已经是他们这一代,对教育最重视的模式了。
养育我儿子的过程中,老人家还是延续着那一套:指定方法、规矩,要求孩子必须按她的来。可是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东西多,包括各种电视剧、电影、广告、小视频,等等等等,他们的小脑袋瓜子里,也充满了各种跳跃的思维。老人家的规矩硬梆梆的,没有一点解释的余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孩子听了,大部分时间是反抗的。我就不按你说的来,你能拿我怎么样吧!
所以家里经常上演祖孙大战,我在一边听着看着,又好气又好笑。气孩子不听话,不尊重老师,笑我妈一个几十岁的人了,讲道理竟然讲不赢一个毛头孩子。
鉴于我也不甚赞同我妈教育方法,但又不能在孩子面前灭她的权威,只能在一边“观战”。每每战争结束,我都会跑去跟我妈一起梳理战况。我多次跟她说,教孩子,很多时候,是以身作则,我们怎么做,孩子自然就会跟着怎么做,光是命令他们,做一些我们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怎么会乐意呢。就比如说,你天天叫他一回来就要看书写作业,而你在边上,天天拿着个手机,小视频刷得飞起,笑得合不拢嘴,那他能听你嘛,明显不能呀。
我妈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并不买我的帐,一脸的嫌弃,接着下次,还是一样,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这天晚上,我下班早,吃完饭后,看着客厅一地的玩具,动员孩子一起来收拾一下。我先开始帮他把散落的乐高小颗粒捡出来,这个是孩子最珍视的玩具了,果然,孩子立马就跑到我旁边,生怕我直接把他的玩具丢了。然后,他就跟着我一起,耐心地把各种玩具进行分类收纳。拼好的乐高放一个箱子里,零散的乐高颗粒装了两大盒子,各种汽车模型、磁力片、枪,把一个个箱子、盒子慢慢的填满了。
客厅从乱糟糟的模样,蜕变成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样子。收拾的过程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孩子在收拣的过程中,还一边跟我分享他的玩具,没有一句抱怨,开开心心地就把这个大工程给完成了。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客厅一直维持有秩序的样子,毕竟,是孩子亲力亲为,花费了时间花费了精力,一起整理出来的呀!这个效果非常棒,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