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简书看文,偶见有简友游历我济南趵突泉。因今年工作之拘,回不得家乡。但回忆一旦勾起,便万万压抑不下,索性构文一小篇,是为念。
1
先上一幅元代赵孟頫书法作品《趵突泉》。
释文:趵突泉。滦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洩,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名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公瑾家故齐也,遂為书此。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为宋宗室,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亡,入仕元,累官至翰林学士,死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这副作品,润秀圆转,词书俱佳,用来匹配趵突泉,我感觉再合适不过了。
2
唐代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有言,“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历来不乏文人雅韵。
对趵突泉而言,亦是为高人写尽。小小济南城,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等几个著名景点而已,千年来文人荟萃,哪里够写呢?!
作为地道的济南人,这是傲骄的地方。
但熟悉济南人的会清楚,骄傲是一回事,但济南人一般不显摆。除非,外地人在济南人面前嘚瑟,拿济南跟他们那地方比较。
济南更多的,还是家家泉水户户柳,过的是小桥流水式的市井生活。
3
泉水,对外地人而言是景点,对济南人而言就是生活。
打一桶水,煮饭沏茶,洗洗涮涮,都齐了。自来水虽然通了,拧开就可以用,但总不如泉水煮来的好。
老一点的人,更是认这理儿。每天提了小塑料桶,纳凉下棋、遛弯打拳之后,来上一桶。
煮出的粥都透着晶亮,棒子面、小米面的黏渚(音,济南本地一种粥,有的叫糊涂)散发着粮食的本来味道。一家人围坐一起,生活充满了味道。
饭后,泉水泡茶,再悠然点上一支烟,点上一出戏……老济南的慢慢悠悠,也就悄悄炖出来了。
4
对小孩子来说,泉水的记忆,慢慢也是诱惑。
现在的味蕾,是泉水浇筑的。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有灵性的。喝惯泉水的,味蕾便挑剔了。走过大江南北,好喝的水,还是济南的泉水。
小时候放学了,回家后都是直奔水缸。里面宝贝多啊,冰镇的黄瓜、西红柿、西瓜,大人要喝的啤酒……
拿一个,咬一口,那冰爽~
切开的西瓜,哦不,济南叫杀西瓜,名称带劲儿。瓤儿带着沙,凉气和甜气浸入脸面,直勾得一家人一哄而上。
……
写不下去了,该回去感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