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林妈妈父母课堂线上公益课程第十六期 · 父母个人成长》收获
长达2小时15分钟的电影《美丽心灵》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天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查找影片时,大致知道男主角患有精神疾病,但电影看了一个小时都没看出端倪,然后就自以为是地认为,估计是他太想获得成功与认可,再加上保密工作的压力,导致他后来才不正常了。直到大夫对John Nash的妻子说,根据普林斯顿大学的记录,Nash上大学时根本没有室友,才明白其实电影开始不久,John Nash就已出现幻觉,他的浪子室友查尔斯不过是他的幻像人物之一。
当然,他的脑中还有另外两个幻像。威廉·帕彻是发号施令的长官,他或许代表着Nash的研究压力和工作压力,他常常受制于这些压力,以致出现一系列怪异行为,包括被追杀幻觉造成的恐慌等。由于社交障碍,Nash本来是惧怕陌生人的,但查尔斯的小侄女(尽管是幻像)第一次出现就得到Nash的亲昵欢迎,或许小女孩代表Nash渴望被人景仰崇拜的成功之心。
相比起来,查尔斯和Nash的关系亲密多了,他们喝酒谈心,查尔斯为Nash能进入惠勒研究室雀跃,Nash被医生缚住手脚时,又认为无所适从的查尔斯背叛了他。现实里的Nash是孤僻压抑的,幻像的查尔斯更像是他渴望自由自在、渴望无压力生活的另一个自己——本我。在Nash犯病的日子里,他的本我控制了自我。
如同林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精神病是自我被本我控制或淹没所致”,我想Nash也正是如此,他对现实失去了掌控。我相信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美好幻想——“要是怎样怎样(天时地利人和),我就能怎样怎样(愿望实现)”,但我们正常人能够分辨清楚何为真何为假,短暂的幻想之后,我们还是能够回到现实。从这个角度思考,也就可以理解大夫对Nash妻子说的话:“唯一能帮助他的是让他分辨真假,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
不懈的治疗+妻子的关爱理解+Nash的自我觉醒,终于使Nash的生活迈上正轨。当他看到陌生人时,他会向学生求证“你能看到他吗”,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便可以确定那不是幻像,而是现实。
“每个人都被过去缠绕”,我们也不例外,但只有忽略、不理会过去——尤其是不好的那些体验,我们才能活在当下,而无数个“活好每一个当下”,就创造了我们的未来。
生命的本质是成长,生命的目标是成为自己。这一生,我们的每一次学习、每一场相遇、每一次历练,无不是在成长,可是我们真的长大了吗,真的成熟了吗?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为着人际和谐、为着利益博弈,也曾违心迎合,磨去棱角,而这些,正与生命的目标背道而驰,或许你正在成为你曾经最讨厌的那类人——曲意逢迎、圆滑世故、尔虞我诈,甚至有一天,你活得找不见了自己。
于我这样一个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人而言,在世俗的环境中保持个性尚不算难事,难的是,如何不纠结过去 、不惧怕未来、真切地活好每一个当下。这个事情,看着简单,说起来也简单,但做起来真心不简单。也正因为不简单,我们的学习才更具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