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6 象爸
和煦的春风轻柔地摩挲着我的脸庞,明媚的阳光透过车窗,均匀地洒在驾驶座上,温暖着我,也温暖着整个车厢。我驾车行驶在这座绿意盎然的城市中,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精神焕发,像是映衬着我的满心爽朗,因为上大一的儿子趁着清明节假期坐高铁回来了,我正带着愉悦的心情驱车前往。
当我想到即将到来的洋溢的青春荷尔蒙和溢满车厢的校园故事,内心满载着喜悦与期待。
高铁站外,阳光勾勒出儿子挺拔的身影,他兴高采烈地坐进车里,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起他在学校的点点滴滴。我侧耳倾听,享受着与儿子交流的每一刻,感受着他成长的喜悦与烦恼。
“爸,我们宿舍四个人,沪爷和天天已经找到科研项目,可以跟着老师进实验室了。”儿子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羡慕。
我心中微微一动,本想问:“那你呢?”
“哎!我还没有着落。”儿子仿佛看懂我的心思,坦言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沮丧。
刹那间,我内心的“本我”开始翻涌起怨气:同样是大一的学生,都在一个宿舍,为什么人家能找到,而你却不行呢?
也就是一瞬间,我觉察到我抱怨情绪的存在,我赶忙洞察自己情绪从哪里来?我的精神需求是什么?我追根溯源,脑海里的电流高速穿梭,在思想的深处我找到了!“高期待”是我的贪念,是我情绪波动的源头。我感知到我不合时宜的情绪,赶紧深吸一口气,让“超我”平复我的心情。
“嗯,大一能找到科研的确实不多,很多大二大三的学生也还在努力呢。”我尽量平和地安慰着儿子,也在安慰着自己。
儿子仿佛察觉到了我平静背后的情绪变化,停顿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不过,你放心,我也在找!很多同学还没我行动得早呢。”
儿子奋进的话语如同春风,轻轻吹散了我内心的阴霾。我意识到,儿子是懂事的,他现在身处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已经很难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指责,他更需要的是理解、鼓励和方法指导。
想到这里,我已经突破了“本我”的狭隘,能够用包容的心态较理性地对待此刻的儿子。
于是,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成功人士,她大学时有个勤奋的云南室友,那位室友的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感染了她,让本以躺平的她在大学期间也变得积极主动,最终两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双双成为成功人士。
后视镜里的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是的,我室友也很勤奋,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能有这样的室友,我很开心。我这几天在请教他们如何这么快就找到科研的,他们的机会非常好,但我没法复制。”
“很庆幸,你能有这么好的室友,我为你高兴!”我强化着儿子的幸福感。同时,也为儿子能正向追赶别人,而不是嫉妒恨的健康心态而满意。
“你能主动向他们学习,已经很不错了。不过,除了他们,你还可以扩大范围,向学哥学姐、老师们请教,他们的经验可能对你更有帮助。”
儿子点点头,表示回校后继续想办法抱大腿。
接着,他又兴奋地分享起他最近刚加入的一个新锐群。群主审核严格,但他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和专长成功加入,他说相信会给他带来好运。
“你能主动寻找机会,真的非常好!幸运总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儿子的积极主动滋润了我的心田,我由衷地赞赏着他,同时提醒他要善于将公众资源转化为自己的私域资源,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与儿子的交流越来越深入,我们彼此都感受到了对方的真诚与关爱。儿子得到了我的理解与鼓励,我也在引导他寻找方法中体会到了教育的乐趣。
回到家,儿子拥抱了妈妈,我们一起共度了愉快的三天假期,在我们恋恋不舍的目光里,儿子又踏上了返程。
一周后,微信里,儿子欣喜地告诉我,他已经找到了科研项目,而且,还是两个。
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三百多人中率先和老师进行沟通,高情商地毛遂自荐,虽然被老师本人拒绝,但能变通介思路,采取请老师推荐和老师建立联系方式等方法,不懈努力,从而获得老师的推荐,进入学校博士实验室,拿到了机器人扫码科研任务;另一个则是通过新锐群获得的宝贵机会。
熟悉他的老师为他高兴,称他是“小社牛”,儿子开心地发来手舞足蹈的表情包。
看到儿子大半年的期盼终于有了着落,我内心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与对他锐意进取的欣慰。
在为之开心后,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他无助、迷茫的时候,在他能量条最低谷的时候,此时,他最需要的不是进一步承受来自外界特别是父母更大的负荷,而是需要返回避风港,得到休整、加油,提升能量条。所以,只有给予他理解、接纳和鼓励,才能滋养他的精神。只有给予他足够的关爱与支持,才能给他崛起的力量,他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重新启航,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从而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光彩。
此时,
窗外的阳光格外灿烂!世界充满着勃勃生机!
一切都那么好!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