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被一只大蟑螂炸醒! 迷迷糊糊中觉得腿酸酸的, 大腿有点被扎,惊醒! 我靠,大蟑螂!”
了了醒来打开网络,第一条蹦出来的就是林晓发来的这条微信。
此刻的林晓,已经从惊慌的瞬间转为愤怒,奋起拍死了那只大蟑螂,急寥寥地扔进了垃圾桶。隔壁房间的小孩又开始哭闹了,孩子咿咿呀呀,大人骂骂咧咧、厨房乒乒乓乓,这就是出租房每天雷打不动的交响曲。刚开始的时候,林晓总是很崩溃,崩溃到一早就打电话给了了,在电话中哀嚎,有一次实在受不了了,奋起了所谓的“反击”,一大早起来嗨歌。而现在,林晓已经学会了在这种“交响曲”中安然酣睡,如果不是那只蟑螂,她不会在闹钟没响之前就醒来。
洗漱完之后,林晓戴上口罩出门上班了,因为有了口罩不用再化妆,又那么早起,今天林晓的上班时间比较充足。其实,林晓已经整整四十天没有过真正的休息。公司忙着订货会,每个人都早出晚归,脚步匆匆。她已经好久没有以正常的步伐走向地铁口了。 深圳的城中村,前后楼距间隔紧密,房子大都是有年代的了,像一条条斑驳的长龙蜿蜒在城市的角落,从楼梯下来,可以看到楼道各种涂鸦的广告,你在上面可以找到开锁、纹眉、搬家等各种联系方法,是个神奇的宝地。早晨的城中村其实最有生活的气息,过道两旁的商店密密麻麻,炸豆腐的,卖包子的,螺蛳粉、酸辣粉,各色味道充斥在雨后的街道。
林晓穿过人群,买了一杯豆浆和两个豆沙包。卖包子的是个笑容可掬的老伯,操着一口很不正的普通话。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位老伯,林晓总能想起啊公,想起家乡。 早晨的城中村
林晓的家乡,在一个并没什么特色的小镇,而她家处在这个小镇的深处。从镇上到家里,要经过一条N多个弯的山路,一边是绵延的大山,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水库。林晓的家就在这条路二十几公里处的一个山坳,三面是高山,一面是整个城镇赖以生存的水库,从山路往下看,村子就像一个天然的深深的大锅,锅里的房子密密麻麻挤在一起,青山为屏,绿水为带。
那时候的林晓不知道山外有城,水外有海,以为这就是世界。每天和小伙伴们东奔西跑,各处撒野。天气好的时候就上山,捡姑捻、摘山竹,还有著名的“狐狸屎”。十五年前,了了第一次去林晓家玩,就上山摘到了传说中的狐狸屎,印象中那是一棵高大的树,爬是爬不上去了,几人合力摇了很多果子,拿回家去给娜姐的阿公看。啊公说,这叫狐狸屎呀!为什么呢?传说狐狸很喜欢这种果子,它吃了之后会拉出核来,这时候的核更好吃!哈哈,不要怀疑,这就是传说中的事实。当然,我们没有这个荣幸和狐狸共食一果,我们吃到的阿公煮水烫皮,再下油爆炒的狐狸屎,味道嘛?绝对是现在无处可寻的精品。绝不是眼前的豆沙包可以相媲美的。
后来呢,后来呢?后来的林晓和千千万万的小镇青年一样,来到了大城市学习、工作,当然也遇到了爱情。林晓的初恋男友了了是见过的,斯斯文文的男生,对林晓百依百顺。那时候的他们正如很多校园恋爱一样,是单纯的,幸福的,一起吃碗螺蛳粉,一起压个马路,也觉着知足。毕业后,两人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柴米油盐,再没有更多的心情去压马路了。林晓比男友成熟,也更加懂事、勤奋。而他呢,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对工作和柴米油盐都不太上心。一天天地,开始有了摩擦、有了分歧,开始了漫长的吵架、分手、和好、再分手。
记得最后一次,他等在林晓的楼下,在漆黑的夜里苦苦哀求,甚至下跪求原谅。只是,这一跪,换来的不是再次和好,而是林晓断了的决心。也许,少了习惯,少了依赖,会更好地让彼此成长吧。 从此以后, 林晓过起了单枪匹马、 风风火火的单身生活。
过着过着,一不小心就三十岁了。 嗯,是三十岁。 三十岁,真是个尴尬且别扭的年纪啊。好像不那么年轻了,但也没那么老。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青春差不多过去了,可是内心的不甘平庸又不曾消退。那句歌词怎么唱来着:没有学会七十二变的神通,没有学会满嘴鬼话的武功,听人谈起梦想,也总还默默波涛汹涌。
闺蜜聊天的内容总频繁地出现眼角的细纹、小肚子这样的词汇,每次吃火锅总会有意无意摸一下自己的小肚子,如有异样,罪恶感瞬间上头,暗暗发誓:吃完这顿再也不吃了,再也不吃了!饭后经过奶茶店,朋友说,要不喝杯黑糖厚奶吧?好啊好啊!立马欢欣雀跃地附和。嗯?刚刚说了什么,不知道。这就是三十岁的我们。一边纠结着,一边改变着,一边将就着,一边憧憬着。
三十岁的林晓也在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快十年,几年前转战深圳。房子更小了,房租更贵了,林晓买来油漆、石灰和各种工具,开始收拾自己的小窝。林晓说,为了把窗台封上铁丝,她一个人半蹲在阳台上,整整折腾了三个小时,看着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只是腰疼了三天。当然,深圳的工作更忙了,但林晓咬了咬牙,还是报了深圳大学的自学课程。人总还是要有一点向往。她很享受学习中遇到的一切事、一切人,还有她自己。
在忙碌的缝隙,林晓也总能时不时接到老母亲的催婚电话。三十岁的年纪,在农村老人家的眼里,俨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的剩女。从开始的劝说演变成了不可反驳的嫌弃和批评,直至不由分说、不分场合的所谓相亲。了了每次听林晓说那些奇葩的相亲经历就觉得不可思议,真的是各种奇珍异兽啊。更不可思议的是每次的失败,老人家都怪罪在林晓身上,太挑了,眼高太高了,太不会做人了.......无言以对,这样的经历不止一个,了了的另一个好朋友小路,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危机。过年以来,了了至少听小路悲愤地控诉过4次以上被她妈妈强迫相亲的“罪行”,宗宗状状,鲜血淋漓。每当这时候,了了都会庆幸自己开明的父母,感谢他们的放任,感谢他们的包容。
林晓总和了了说,三十岁,为什么我们想要的还总和别人认为我们想要的不一样呢? 又怎么会一样呢?有人追寻星辰闪烁的远方,有人想要花前月下的浪漫,有人孑然一身,炯炯前行,有人安居乐业,不亦乐乎。想要的从来不一样。
经历的越多,越明白生活比电视剧更要跌宕起伏,也更知道如何生活的重要性。三十岁的生活啊,是已经明白高喊理想主义是不行的,偶尔喝的鸡汤是既嫌弃又治愈的,毕竟鸡汤之所以成为鸡汤,是因为它用成功的例子调成了咸淡适宜的良药,一不小心就能在某个节点治愈了某个正受伤的心灵。
当然也更加懂时间飞逝是什么玩意,就是以前看不懂的文章突然就懂了,就是以前觉得那句“时间就像沙漏......”特他么矫情,现在觉得这他么的就是真理啊!真理是怎么来的?真理是从实践中的得来的。马克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嗯,果然是! 今晚的林晓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了,23:10分,公司的人都走了,她是最后一个。走到楼下23:30分,抬头望向周边林立的写字楼,灯火通明。林晓想:这时候是不是要给自己一句像样的鸡汤,比如“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比如“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比如“写字楼里,归家路上,都是追梦人,热血未凉,前方可期”。恩,很好!喝完鸡汤,林晓快步走进了这个“造梦之城”的夜里,从公司到出租房,要一个小时呢。
了了问林晓:三十岁,都会好起来吗?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吗?所有的忧虑都会消失不见吗?不知道,只知道三十岁的林晓,三十岁的了了,三十岁的小路,依然一边纠结,一边改变,一边将就,一边憧憬。
致夜归的三十岁林晓: 愿你有更多的时间 ,做更多无用的事情 读更多无用的书 ,愿有人问你粥可温 ,有人与你立黄昏 ,即使没有 ,也愿你清醒勇敢 ,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