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有位朋友向我推荐余华,我拿起他的《活着》,却没有读下去,那个老地主在青年时代的恶劣表现,在我当时看来觉得不够真实。但是最近,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我终于理解了作者。他用故事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一个人会拥有多重人格,他的言行会受到当时环境和际遇的影响。
因为被吸引,被震撼,我从《兄弟》开始,又读了《活着》,接着精读了他的《在细雨中呼唤》。最后这本书,使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作品,透过沉重的悲痛让我们看到心酸的诙谐,他用文字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达到了一般作家无法企及的境界。
余华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读,特别是正在写长篇连载小说的简友,带着问题去读,会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
《在细雨中呼唤》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不少《活着》的思想和片段,只是后者更集中于怎样活着这个主题,写出了身边人的连续死亡,读到结尾,几乎感觉到《老人与海》的气概和坚韧。而前者运用不同时期的小故事,写出了人生悲苦的不同侧面。两本书都是在1993年完成,那一年,作者的创作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作者中学一毕业便开始了牙医生涯,1984年开始创作小说,他在朗读者节目中说道:“八十年代,我的退稿信都是被邮递员扔进院子,只要听到院子里扑通一声响,父亲就会说退稿信来了。” 可想而知,余华是被多少退稿信磨练成今天的样子。
联想到我们自己,刚开始写第一部小说,便殷切地期待着编辑的火眼金睛,盼望着自己的书早日问世,但是,迟来的“成功”也是一件幸事,它会让我们经历更多的捶打和磨炼。
《在细雨中呼唤》这本书中,作者从南门入手,开始描写他的童年和少年,作者在往事中提炼出素材,然后加上了虚构,最后融入了独到的思考,以极其平淡,超脱,不动声色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苦难,时而令人心酸,时而令人微笑。
余华受古典音乐影响很深,这一点和村上有很大的吻合,只是村上最喜欢爵士乐,而余华最喜爱古典钢琴曲。他精通古典音乐的表达方式,他说:“我被这些钢琴曲叙述上的单纯和宁静深深打动,可是后面的巨大的苦难又会使我呼吸困难。”巴赫的《平均律》,巴尔托克的《小宇宙》,德彪西的《儿童乐园》都是他的最爱,他甚至把这三首钢琴曲给不到一岁的儿子听。现在我们知道,音乐对文学创作究竟有多重要了。
余华不追求高产,而追求精致和凝练。他说:“鲁迅的语言像核能一样,体积很小,可是能量无穷。” 实际上,他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效果。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兄弟》里面看到鲁迅笔下人物的影子。比如:李光头。
八十年代末,余华和苏童等人成为先锋文学的领军人物,在语言,结构和叙述方面为中国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这样的成果,他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挑战,很快,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获奖不断,被誉为“中国的狄更斯”。
虽然《在细雨中呼唤》没有像《活着》引起那么巨大的轰动,但似乎更接地气,余华写出了一个更广阔更真实的生活场景,他的少年记忆把读者带回自己的童年,读着十分亲切,作品通过一个十岁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让人想起高尔基的《童年》,不得不说,作者有着高尔基的水准,他把那种又悲惨又欢乐的童年无奈彻底呈现出来。
余华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的特点如下:
01 他把最感动人心的东西拿出来嘲笑,富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每当故事里的少年觉得一个人很好时,那个人就露出狐狸的尾巴。比如:“我们的教师有着令人害怕的温柔,这个戴着眼镜的男人,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可他随时都会突然给予我们严厉的惩罚。” 这位老师逼他承认,墙上的标语是他写的,最后,真相并没有大白,因为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致命的黑洞。
这种写法很符合人性,世上确实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
02 一个故事的高潮出现之前,他会把那件事提前埋下伏笔,然后,开始布局,一点点往导火索上引,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读者紧紧抓住。
比如:养父王立强的死。他身体强壮,是个军人,而李秀英身体虚弱,婚姻潜伏着危机,唯一的共同点是:两个善良的人都爱这个领养的孩子。但是,年轻健康的女人出现了,他们的秘密被孩子第一个发现,随后,王立强和那个年轻的女人被好事者抓住,后面的事情使王立强失去了理性,一步步把他逼上了绝路。
读到这里,令人想起了都梁《血色浪漫》里面的人物宁伟,这个人也是一步步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最后以了断自己作为代价和结局,但余华在此时的描写,彰显出更加深厚的写作功底。
03 余华很少用形容词。他尽量使用普通的语言讲出深刻的故事,偶尔心血来潮用一个比喻,就会用得特别精确,恰到好处地形容那件事儿。
04 他也很少写场景,但是偶尔几笔,就是神笔,而且特别好地衬托了人物。比如:“我祖母肩背一个沉重的包袱,晨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可她一点没觉察,她走在逃难的人流里。也许这能给她一点安慰,因为那么看上去她不像是一个被休的女人,她脸上不知所措的悲哀,身旁的人也同样具有。我的祖母就像随波逐流的树叶,她将自己的悲哀和众人的逃亡混为一谈。她和众多的人走在一起时,延缓了她对自己前程的急切思考。”
05 余华的每一个短故事都富有很深的含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不论是那个赶着一头老黄牛的福贵,还是深宅大院里的曹七巧,但是他不告诉读者关于故事的含义,他只负责不动声色地讲故事,然后让读者自己去想。
06 余华在作品中不断地撕破生活的伪装和面纱。他撕得非常严厉,一般人撕到六十分就觉得行了,但他不满足,他执着地撕到九十九分,甚至是一百二十分,让人觉得残忍,更让人震惊,就像剥开一层层葱头,虽然辣眼睛,但是最后,心明眼亮,睿智健康。
比起余华的情节构思,普通作品显得浮皮潦草,人物面目模糊,像一锅乱炖。
读他的论述,便会明白,为什么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如此苛刻?
余华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这不只是我个人面临的困难,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家都处于和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在他们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应该看到,这过去的现实虽然充满魅力,可它已经蒙上了一层虚幻的色彩,那里面塞满了个人想象和个人理解。”
“真正的现实,也就是作家生活中的现实,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相处的。 作家要表达与之朝夕相处的现实,他常常会感到难以承受,蜂拥而来的真实几乎都在诉说着丑恶和阴险,怪就怪在这里,为什么丑恶的事物总是在身边,而美好的事物却远在海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最后这几段话,说出了残酷的事实。读余华的随笔,我们会感受到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文体。他对句子的穿透力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因此,读完了他的长篇,别忘了去读他的随笔,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