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八篇“秦伯篇”,本篇记录了对尧、舜、禹的直面赞美。
在上文品读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谈到了孔子说不要过于干涉他人的工作但要在必要是给予帮助。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段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能真正理解的并不多。
很多人以为,自己不在那个位置上,那件事就不归自己管。
如果把这句话理解成是推卸责任的事情,那很明显就不符合孔子的理念。
孔子是要告诉人们,要懂得信任他人,不要过度干预对方做事。
自己先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也给别人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这既是尊重别人、信任同事,又是在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尊严。
后读到孔子听乐曲,深入感受丰富而优美的《关雎》音乐。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他刻苦练习,精益求精,对乐曲《文王操》神韵的理解,使师襄子深感惊讶。
可见,孔子很喜欢音乐,并且对音乐很有造诣。
继续下章。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看起来傻傻的但并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并不讲信用,这些人啊,我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孔子认为,狂而不直的人,狂傲不羁,狂妄自大,最要命的是还不干脆直率,总是斤斤计较于那些蝇头小利。
侗而不愿的人,本来因为幼稚、单纯有着些许可爱之处,但一不老实就不可称道了。
表面纯真,内心里却阴险狡诈,这样的人最容易蒙蔽别人。
表面诚恳,暗地里却不守诺言不讲信誉的人,同样可恶。
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缺乏伦理道德,不懂修养自己的品德。
“吾不知之矣”,孔子说:“像以上这样的人,我都不知道要如何来教化他们。”
在生活中,一面要防范以上三种人,又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修养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避免沦为这样的人。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似的,追赶上了又担心会丢失。”
孔子认为,真正好学的求学者,应该具有学习的紧迫感和担心忘记所学知识的忧虑感。
害怕来不及学习才能不断下苦功夫去钻研学问,担心失去已经学的知识才能经常温习不断巩固。
当一个人知识的边界越大,所接触到无知的范围就越广;而一个人从一开始接触的知识只有那么一点的话,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根本不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多不多。
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完全都掌握,因为人的记忆有遗忘的特性,可见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明白了这一点,不仅要时时刻刻努力学习新知识,还要毫不放松地及时复习旧知识。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