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次聚会聊到健康,好几个同事说起身边的人,被检查出有重大疾患或癌症,比如鼻咽癌和肺癌等等,饭桌气氛变得很紧张,一时间人心惶惶。
我也被吓得够呛,回家后我对闺蜜说:哎,现在得病的这么多,想想就吓人,你说我是不是要搞个健康大计划啊?“
闺蜜说: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其他该干嘛干嘛。我不解:你怎么这么想的开啊?
闺蜜笑了:我以前也和你一个样,每次听到身边人生病就精神紧张,然后立下誓言要珍惜生命、健康生活,坚持一个礼拜,就忘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能做到的就是坚持12点前睡觉,不喝酒,不暴食,能再加上一点运动就更好。后来我又给全家人买了保险,尽量不给家人留下金钱上的负担。剩下的就是我自己的人生了,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为自己负责任的活着,该干嘛干嘛。
我听了若有所思。
02
韩国平昌冬季奥运会刚刚结束,男子花样滑冰的奥运冠军,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表现十分耀眼,因其清秀的长相、卓越的赛场表现以及传奇般的个人比赛经历,受到了媒体的追逐,也收获了一大票粉丝。他是上届奥运赛场的男子花滑冠军,此次赛前3个月,他因不断挑战高难度的四周跳练习,而右脚踝踝骨骨折,并发炎症和积液,在距离重大赛事这么短的时间里负伤,这是任何一个职业运动员的噩梦。
面对这样的巨大意外,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恢复训练,而且还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最终在没有其他赛事热身的情形下,直接空降到奥运赛场,以超越第二名10多分的绝对优势,成功卫冕,打破了花滑界66年的空白。媒体盛赞羽生是一位兼具竞技性和艺术性的天才选手。
他受伤的部位是最为关键的右脚踝,4周跳在落地时,右脚踝承受的重力是自身体重的5倍,面对最终的耀眼成绩,我更关心的是,他究竟如何调整心态的?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卫冕冠军的苦战》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羽生在受伤后两天,拄着拐杖接受采访时坦言:
受伤的部位不太好(指右脚),目前是什么也做不了的状态。
不甘心的心情非常强烈,一天天数起来,距离奥运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但是回顾过去也没有用,能做的就是康复、训练和调整练习,
这时考虑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回顾过去也没用,
只能把眼下的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好。
希望再次展现更出色的表演。
此后他缺席了所有比赛,也没有在公众场合露面。
让人没想到的是,新年过后他即刻开始了上冰训练,同时已在尝试和增加跳跃的周数,进入了最后的赛前调整,这些都是羽生心中的“眼下的事”。
在奥运即将开始前,他再次给节目组寄来了信件:
在度过每一日中,逐渐迫近的奥运会面前,
焦急之情也有,激动期待也有,
活用我迄今为止的全部经验,
相信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花滑,
为在梦想的舞台上发挥出最棒的表现努力拼搏。
“活用我迄今为止的所有经验“,”相信自己的身体,与自己的花滑”,说得多好啊。我不禁感慨到,在巨大的不确定面前,这样一个淡定自若,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选手,没有任何时间嗟叹不公或颓废伤感,不断将可作的工作,做到极致。难怪媒体说他“长着少女漫画主角的脸,却活出了一部热血动画的人生。”在这个翩翩少年身上,你似乎找不到一丝焦虑的踪影。
03
现代社会,大家对焦虑都不陌生。人们为了工作、学习、择偶以及迷茫的关系而焦虑。心理学认为,焦虑来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焦虑的本质是一种失控感。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希望自己足够强大、足够全能,可以控制一切,比如要把孩子百分百的教育好,比如要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博士论文、复杂工作,处理复杂的亲密关系,等等。但是完全控制所有事物,这不可能,于是人们陷入了焦虑。事件的不确定性越强,我们的焦虑感也越大。
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很多,这是一种控制力的幻象。当我们认清现实后,我们就是不敢、不甘心、也不愿意承认,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只能控制一点,同时我们又看不到这一点的丰富。
其实这些各种各样的烦恼,可以浓缩成一句话:
我们总妄想去控制我们控制不了的东西,却不愿对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承担起责任。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我们控制不了,也不会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
每个人都会饿,但是没有人因为饿而焦虑沮丧,因为不吃饭会饿,这符合我们的预期。
可是,我们会太过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隐含的预期是,我们能控制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让所有人喜欢我们;
我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的预期是,每个人都应该有个美好的家庭,虽然这其实是奢侈品;
我们又不满于自己的拖延、懒惰,我们其实预期着自己可以长时间专注的工作,像个完人。
由于我们的预期太美好,而又控制不了这许多事情,我们陷入悲伤、沮丧、抱怨、犹豫,我们掉入虚无,我们不愿意付出,我们不想去做,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小事”。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做事太累又费力,不想做;
2.能控制的事情太小,不屑于做。
说到底,我们放弃了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我们控诉自己的原生家庭,没有给我们更好的教育,可是我们不愿意为现在的自己的学习以及努力负责;
我们抱怨单位的人事关系复杂,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可是我们也没有在本职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到胜任与出色;
我们嫌弃伴侣的不温暖不上进,自己却没有花心思温暖ta影响ta鼓励ta,
我们总羡慕别人的孩子聪明懂事优秀,殊不知孩子的问题大都来源于家长,别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花时间、花精力陪伴、调教而来的,
我们总以为选择上清华还是北大才是选择,殊不知真正的选择,是静下心来在书房,打开书本的第一页,
我们总嚷嚷着要选择转岗或者跳槽,事实上是,你是否做到了对客户周到一点,对同事耐心一点,把情况了解的更清晰一点,把工作做的更细致一点?
04
我们不是没有选择,我们其实还有很多选项。
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你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点心思,你养花可以天天浇水,也可以让天浇水,成千上万的小选择与小行为,决定了我们最终是什么样的人。
三毛是颇受大家喜爱的女作家,她的生活哲学总让人觉得通透。一封她回给读者的来信,让人倍感温暖。
女读者写信给三毛:
我29岁,未婚,是一家报关行最低层的办事员,我下班以后,回到租来的斗室,面对物质和精神都十分贫乏的人生,觉得活着的价值,十分的有限……
以我如此卑微的人(我的容貌太平凡了),工作能力也有不足,说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兴趣,也从来没有异性对我感兴趣。
……
我真羡慕你,恨不得活得像你……我真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快乐?
一个不快乐的女孩上
三毛回信道:
如果我住在你的斗室里,我会将房间粉刷成白色,做上窗帘,
买一个普通的收音机,给灯泡换一个温馨的灯罩……挑几盆盆景。
当发薪水的时候,用极少的钱,买一件衣服,修剪一下不变的发型。
下个月发薪水时,买一双新鞋……再下个月我可能报一个语文或者插花课,慢慢的也许交到一些朋友,邀请到小房间来坐坐。
……
你不用活得像三毛,你自己可以给自己写札记,给自己欣赏,慢慢的发现自己也有风格和趣味,你也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啊。
通篇没有任何大道理,三毛给出了很多极为实际的小建议。这些事情都触手可及,并不费力。依据这样的简单路径,布置下房间,收拾外表和心情,这位女孩还有很多快乐的可能。
她是由于太懒惰而不去做,又或者太悲观而不敢做吗?我觉得都未必是,这其实与一种思维的习惯有关:希望突然做出太大的改变,或者牢牢的把握住生活的全局,一边哀叹命运不公,一边不甘心从眼前的、可控的小事做起。
那些真正优秀的那些人,他们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从眼前的点滴做起,他们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控制不了疾病的遗传因素,可以控制饮食与作息,她担负起作为一个健康人的责任;
控制不了赛前受伤的意外,可以做到赛前踏实的恢复与训练,他担负起一个运动员的责任;
控制不了暂时物质匮乏的人生处境,可以做到简单的装饰“斗室”、自在学习与调整心情,她担负起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快乐的人的责任。
也许你可以在自己的书桌上贴一个小纸条,在烦恼的时候时常问问自己:
这是我能控制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我能控制的是什么?
祝你早日获得可控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