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诞树模型:
四个收获:
1.作者的苦口婆心终于被知道了。
2.看到老大的脑图惊呆了,回首自己的笔记不忍直视了。
3.读书应当如老大这般才叫读书。虽然自己已经第N次看这本书了,仍旧只是看而已。
4.更新了不少的认知,不单单书上的内容,还有老大附赠的知识。
三个感受:
1.对拯救ADS星球越来越感兴趣了。
2.信心满满,这回我一定可以看完这本书!!
3.我需要提升自己的标准。
两个改变:
1.做笔记融入自己的思考
2.关注“写”
一个行动:
1.再读一次序言及第一章,要求成果:脑图文件。
二、脑图
三、领读后重读
经过领读以后的重读,最大的变化是对于目录的脉络清晰了许多。其次就是阅读第一章时有所侧重,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会试着自己思考一下。但还是没能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呈现出来。
1.关于新媒体能否增进对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书中提到“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与该事相关的全部”,我的理解是学习知识只要掌握到其中的方法论,就不需要逐个领域去研究该方法适用的所有领域。借用永澄的“道术器”来解释一下,只要理解了道,太关注术与器的话,反而会干扰到求道的心。
2.关于新媒体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书中用录影机与倒带来解释也是一个很妙的类比。更好象是我们常用电脑中的复制功能,通过新媒体,我们简单地复制了他人观点(误以为就是自己的),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从剪贴板中粘贴出来。又想到很多人的收集控,电脑中保存了很多的信息就好象成了自己的知识,以为收集保存就是学习。延伸一下后文,只要是学习其实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行。而新媒体把学习最关键的思考步骤给巧妙地去除了。
3.关于学习态度,书中用的棒球赛中的捕手与投手的类比也是非常贴切。不管是哪一种的阅读或学习,都需要主动的态度,不能是简单被动地灌输,需要学习者与教导者(人或书)双方的密切合作。没有主动的态度,阅读或学习可能也只是一种消遣,看过即忘。
4.另外关于辅助型与非辅助型的学习,昨天课后我还就这个问题提出疑问。觉得现在的网络教育不能算是非辅助型的学习,因为网络教育有老师将教材内容消化后用更为易懂的语言讲述出来了。但从非辅助型所需要的深层思考来看(观察、记忆、想象、分析、省思),网络教育也是非辅助型学习,因为想要真正理解学习内容,分析与省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相比较起来,辅助型的学习,以我目前的状态更多是在读小说的时候体现。
5.最后提到关于阅读与倾听,可能用能否实时交流来解释会更容易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