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教语文那会,耳中经常听到老教师和学校领导强调:现在不要求给课文分段了。当时懵懂的我当然什么也不懂,只会回忆自己的语文学习,老师们总让我们分段,确实挺烦人的,且什么也没学到。
今天回头看,为文章分段不仅重要,而且很重要,它是把握文章脉络,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可当年怎么就轻易给抹掉了呢?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教研的不专业。
语文由于其表面的平易,让许多人觉得都可以议论一番,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在这中间还有特殊的一类,各种“权威”。这些“权威”们要么是文艺学专家,要么是文学创作专家,要么是教育名师。他们在他们所属的领域里当然是权威,可不是教育教研权威。可由于语文教育的平易性,连老百姓都能议论,他们当然更能,而且能博得各种“老百姓”的认同。语文教育,便在各种畸形引领下,越来越不堪了。
附:
(本说说发表后,大多数老师不置一言,只有浪迹讨论)
浪迹:分段不必是必选动作。一旦教条化,又成了灾难。另外分段不必在读文之初。
我:请教一下,分段不要在读文之初,你能解释一下吗?
浪迹:分段是理性认识,是读透文意把握文脉以后的研究性行为
我:嗯,分段有精确分段和模糊分段(后者我生造的),模糊分段的意义更大,不需必然精确,就是大概弄清文章板块,我觉得很重要。另外,即便精确分段,也不必然只有一种分法,因为文章的组成,不止一条脉络,或一条线索。
浪迹:分段,是对层次的考察,是鉴赏阶段的事。
我:我觉得,理性感性在阅读的整个阶段中都是交替进行的,而不是更不该截然分开,所以,阅读之处也该伴随着(模糊)分段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