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时候,我对柳比歇夫崇拜极了。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有人可以把时间利用的如此完美。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将自己做过的的每一件事所用时间都记录了下来,甚至包括散步和友人聊天。
柳比歇夫用这样的方法,记录自己时间的去处。如果想知道时间花费在什么地方,翻翻记录本即可。
这样看来,柳比歇夫可以称为“一万小时定律”最好的实践者,看看他取得的耀眼成就。
所以当时看完《奇特的一生》后,我在ihour上建了一个项目-写作。也希望自己像柳比歇夫一样,通过纪录时间的方式,来看看自己距离成为写作专家到底有多远。
但是,在坚持差不多快8个月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用于写作的时间竟然不到100小时,如果按照“一万小时定律”来看的话,在有生之年里,我将无法成为写作专家,这多么令人绝望!
但是最近的看的一本书《刻意练习》给了我希望,原来除了“一万小时定律”,还存在这样一种方法,它比单纯的时间积累更有效,即“刻意练习”。
如果把“刻意练习”当作是有目的的练习,可能有悖于它的真实含义。
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存在着差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某人想要通过刻意练习成为某行业的专家,那么在这一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杰出的从业者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使他们与其他刚刚进入该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明显地区分开来。杰出从业者的存在使得刚进入的人,能够有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同时,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距离行业领域的佼佼者的差距。
有了这点还不够。新手还需要一位导师,这位导师可以根据现有水平布置作业,同时还能对当前的水平做出反馈。这里的导师指的是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一些可以传授给别人的有益的练习方法。
看到这里,我不仅思考起来。在写作这个领域,谁是杰出人物,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呢?如果我知道他的方法,通过刻意练习,我是否也能像他们那样表现卓越?
现在写作优秀的人太多,如果要选择一位作为自己的标尺,首当其冲当然要数特立独行的猫星姐。而关于星姐如何从新手变成畅销书作家,在她的公众号早有记述,那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明确知道自己和星姐的差距,以及星姐的方式是否适用于我。
在写作上,我每周写作三篇平均5小时,星姐在写作上坚持日更同时每篇保证1000字,那我目前可以做到日更么?非常诚实的回答:不能。
那既然三篇的数字无法提升,能否保证每一篇都高质量的完成?最少检查一遍?答案是:可以。
那么一周三篇的周期为多久?结束后的计划是什么?答案是:一年。一年结束后,提高每周写作的数量,同时保证质量。
如何对自己写作水平进行评价?答案:通过简书进专题来权衡。同时,根据写作组成员给的意见进行修改。
bingo。
有了目标,也有了计划。
现在要做的就是执行。
之前写读后感,只是谈感想,现在希望能够及时把书里有用的转化为自己能够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