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020年10月31日  周六  曲靖  阳见多云

      读初高中时,正是港台歌曲盛行之时,台湾校园歌曲《走在乡间小路上》曾经在校园中传唱,至今也能哼上几句。

        实际上,高初中从家到学校、从学成到家,走的也是乡间小道,是没有歌曲中那水中感觉的,也没有那么诗情画意。

        工作后,自已变成了城里人,乡道走得少了,下到街道,也是坐车居多,走村入户走上一段,大多都已硬化,也走不出感觉。

      驻村刘家山以来,经常入村入户,乡间小道是走的多了,牛羊也会遇到,但放牧的是老人,牧童是没有的,当然也没有笛声,乡间的生活可没有城里人想象的那么烂漫。

        面积超过19平方公里的一个村委会,除了一条通村小块路外,到组道路都是土路,弯大坡陡路窄还好说,关健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车辆进出要看天气,晴通雨阻没商量。

      此时走一走,若说是散步,也只是我们驻村人的闲情逸致,村里人走路是为了去干活,闲走嘛,吃多了撑着的。路成为脱贫致富上的拦路虎,群众翘首以盼,能否帮我们修修路,成为入户时群众提得最多的问题。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进一步推进,在确保户“两不愁三保障”达标的同时,围绕水、电、路、通信网络、医疗卫生、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村八有”也得到落实,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通组路、窜户路得到硬化,太阳能路灯为黑夜下的村子带来了光明,更重要的带来了希望。

      路好走了,不沾泥也可以走上一段,但乡村的小路,毕竟是谋生的路,干活的路,田间地头也还需要肥沃的泥土。走在硬化的乡道上,有时我又想还是泥巴路好走,软软的,能接得了地气,天人合一,极好极好!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乡间小路是群众走出来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有的小道会变成大道,有的因走的人少了而废弃,这一切,全赖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

      有人说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信之。晚11时25分改于北京国家行政学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