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易经》,《小团圆》是张爱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这三本书基本上囊括了她的一生。而《雷峰塔》则是她前半生的缩影。
这本书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大家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封建残余观念与新文化的冲击下颠沛流离,由盛转衰的故事,也不能说是盛,因为书一开始就写了主角沈琵琶的母亲和姑姑离家去国外,一个家庭就此被拆散,他们悲惨的命运就此开始。
都说把小说里的人物及人物关系和作者本身对照是不合理的,《红楼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我认为这本也是如此,书本前页的导读中问了一个问题:张爱玲为何要安排书中主角沈琵琶的弟弟十几岁就死于肺结核,是因为现实中她与弟弟关系不好么。因为现实中张爱玲的弟弟直到张爱玲逝世都没有死去。正如上面所说,完全照搬作者自身的经历是不合理的,因此这个问题本身也就演变成了另一个问题“她这样安排的有什么文学上的意图”。从我来看,这样做为了更加突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甚至连一个未成年的孩童都被时代的浪潮给淹没,成为了旧时代封建社会与新时代斗争的牺牲品。
书中导读部分有几句话说得很有道理:《雷峰塔》取意何在?或许是象征着父权,封建旧时代的倒塌,但是“娜拉出走”以后,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吗?也还是傀儡……不但女人常做男人的傀儡,就是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也相互地作傀儡。”在这一大家子的败落里(包括母亲,姑姑或继母),没有一个是赢家,结尾是落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归根到底,《雷峰塔》与《易经》形同《红楼梦》民国版,续集,或后四十回。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倒塌了,遗老遗少和他们的儿女同舟一命,沉沦到底。
很多人都说张爱玲就像是一朵昙花,开了一次后便枯萎了,她自己也说自己没有了创作灵感,不像之前一样。这本张在美国写的书原是投给当地的出版社的,因此是英文版,但销量并不好,晚年颠沛流离,孤独终老,一代传奇就此落幕。虽然这本书不是在她的创作高峰写的,不能与色戒之类的相比,但不妨碍我们欣赏这本书,其中蕴含的内核是值得深思的。
---- 2017年7月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