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强迫症”是个褒义词

其实很多人喜欢说自己有强迫症,很纠结一件事情会发展成为强迫症,对某些细节过分苛求是强迫症,总怀疑自己没有锁好车门和房门,在睡前不打扫好房间不能入睡等等,有的强迫症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这些强迫症确实不受人欢迎。

但其实我常感觉到,很多人在很多方面做得有些许超过一般人的成就,多少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或者爱好领域有些许“强迫症”。


在已经完结了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黄磊所自己对做饭是有强迫症的。用蒸笼自制凉皮,因为希望作出最完美的最劲道的凉皮,结果蒸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他还说自己不满意,不够劲道。

黄磊老师在表演上应该也是有强迫症的,做演员做老师都是得到了无数的肯定,但是他现在却很乐忠于“厨子”这个人设,并且保持对做饭的“强迫症”,所以有了一档接地气的专做家常菜的综艺节目。同时也因为他对做饭的热衷,所以现在关于他的多数综艺都已经围绕做饭这件事了。

起初我对一个演过徐志摩的演员这么烟火气的做饭,并且接受这种人设,也接受自己渐渐长大的肚子表示不理解。但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愿意做的事情本来就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


好多看过《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这本书的人,对作者日本作家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法都很推崇,她的很多观点跟《断舍离》很像。但是她却并不算是一个专业的作家,准确的说她是一个整理专家。她写了第一本书后,还继续写了在改进整理理念和技术的第二本书。她在书里写到她对整理的偏执就是强迫症曾经一度让家里人很烦,她非常喜欢整理,在家里对所有人的物品进行整理,不断实践,最后竟然将这件事情做成了事业!

她的事例让我真切的相信,任何事情只要做到极致真的都可能发展成为事业,而这期间就需要一些小小的“强迫症”。这种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一点“强迫症”的人其实是很可爱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感受到ta在进行中的认真的投入。


我最喜欢的韩国综艺导演罗英石,业界和业外都评价他是一个有“强迫症”的人,他对综艺的完美追求,造就了无数有内容又有质感的综艺节目。他和他的团队一手打造了“花样”系列的节目,这个节目被中国引入版权后也获得了不少好评。好多人批评《向往的生活》抄袭罗PD的《三时三餐》,我觉得版权买入也好,模仿制作也好都是中国综艺的起步,取他人之所长无可厚非。

由于他对综艺节目质感的“强迫症”式的追求给我们这些看客越来越多新鲜的体验。也让他成为韩国综艺界的王牌。


确实,要成为某个领域的王牌,都是需要有一些偏执的。李宗盛、周杰伦等音乐人对于音乐的偏执,给我们这些听众无数可以回味的歌曲。

无数作家对作品的偏执,给我们一片阅读天地。

梵高和达芬奇等画家对于绘画的“强迫症”式的执着才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画作。

所有的这些“强迫症”是源于热爱,源于专业,想将自己的热爱做到专业,哪里会有做不好的做不成功的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通过今日的剽悍晨读,梳理了今晚热乎乎的矛盾问题,思绪变得清晰了,问题也会衍申出更多的问题,在问题中,心...
    真不真阅读 200评论 2 1
  • 锵!又到了小槐大展厨艺的时候啦! 这次抽中的是小槐自己提供的《山家清供》古方——通神饼: 姜薄切,葱细切,各以盐汤...
    小槐素手做羹汤阅读 886评论 0 0
  • 我想每个人都体验过孤独的滋味,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一个人去旅游,一个人去看风景,一个...
    秋舞阅读 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