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买了很多很多的书。
基本上,我看到好的书的推荐,我就会买了。我想为什么我那么喜欢买书,这种感觉和喜欢买各种包,各种化妆品的人的心态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喜欢占有。
当这本书我买了,我的心就定下来额。仿佛我就拥有了这本书等于我拥有了这个作者的知识。
每每看到书架上的书,既有一种成就感,仿佛自己学识很渊博般,另外也有一种失落,因为买了这么多,但是看完了,并且对于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的书我数不出来几本。一直都处于这样的状态。这几年听到了很多牛人的故事,比如每年要看42本书,比如每天听本书,这些无疑都会增加我的焦虑。我反思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我做不到。我每天除了上班的时间外都在看书,但是为什么却还是看不完,就算看了也没有别人那样深度的思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在十年后,也就是近半年,我才发现,其实我一直都在原地绕圈圈。没有想过有什么突破口。突破口是从看彭小六的如何阅读的书开始,本来一开始有点不屑看这样的书,因为书不就是从头到尾的看吗?还有什么看法?但是看了他看书的推荐的方法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没有这样去看一本书。还是十年如一日般的方法去看。
没有太多的进步,收获了一堆书。但是书如果没有在心中留下任何的印记,无疑就是一堆废纸在家里。有或者成为了自己可炫耀的工具罢了。
当我开始深度接触李欣频老师后,我的思维一下子开阔了。看一本书,要和这个作者进行深度的思考,要去看他没有写的部分。包括sophie女神提出来的,看历史书,看到某一个转折点的时候,合上书,去想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然后再去看,这个历史人物是怎么做的。这样我们就能够知道思维不同点到底在哪里。可以把自己多活一遍。李欣频老师建议是,看书看到作者没有写的那部分,那么这就是自己的财富。
还有,每天学习,其实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如果学习的东西没法和我们的人生相关联,那么学习之后会更加茫然。我工作的十年中,会对于教育的部分很敏感。我会将一切教育的东西与我的工作相结合。听了李欣频老师对于《土拨鼠之日》的解读后,我发现她看任何的书,看任何的电影,其实都会站在人生的维度来思考。我们背后的底层思维是相近的、这需要刻意练习。也就是深入思考是需要练习的。
我们长期处于被动接收,唯一标准答案的过程,所以忘记了自己有思考的能力。今天早上我和我的妈妈进行了一番讨论。她问我学校里面大家往往都记住第一,记不住第二,问我怎么看。我回答,没有什么看法。总有人得第一,但是得了第一又怎样,得不了第一又怎样?得了第一就会有人来帮忙交学费,负责生活吗?我妈妈说,你这个思维让我没法回你。我说,其实我想表达,当孩子没有得到第一之后,你要如何引导他?谁都希望得第一,对吗?但是如果没有得到第一呢?你希望他从此一蹶不振,还是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努力?还有,当他没有第一的时候,他会不会去分析,虽然我没有得第一,但是并不代表自己不行,我自己还是很优秀的。我可以把我的人生的维度拉高,我可以把我目前的情况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拉远。会突然发现,原来在这个圈子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
还有,创造和学习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比如,我要写什么专题的时候,我必然会发现我有哪些知识是需要去补的。这就是从被动的学习转换成主动的学习。我学习时间管理,个人的部分是学习得很好的。但是到了二阶和三阶的时候,我发现我很难去运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那是被动的,不是我主动遇到问题后要去思考的部分。也没有创造,所以很快就会忘记。这也是为什么李欣频老师的课后,会让我们写上课后的感受,这样可以提升大家的输出,进行创作。我们的大脑容量有限,但是如果可以在创造过程中,记得那本书曾经提过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那本书,找到相关的内容,而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我们认为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先去学习。或者在我们目前知识爆炸的时期,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其实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什么背部塑形,什么美容之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总会点开。殊不知其实看了会浪费掉我们很多的时间。并不会对于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突然间豁然开朗,不用东奔西跑想着各式各样的学习,找到知识的源头,我可以创造很多的东西出来。
一部电影都可以看出人生百态,但是我们长期处于昏迷指数3的状态,没法唤醒那么充满智慧的自己。所以当自己开始觉醒,就要把自己叫醒。开启不一样的人生之旅。
我是龙妈,我们一直在成长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