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教育部审核备案,广东省政府2019年4月23日印发了《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粤府〔2019〕42号,下称《改革方案》),标志着我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改革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考试和招生录取。
面对新高考方案,即将面临选科的学生或许会比较茫然,因此学校制定一系列的选科指引,帮助学生了解新高考方案,科学进行选科。
一、新高考方案解读
1、本科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按照3+1+2的模式设置
3、1、2分别表示什么呢?
3: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共3门。
1: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
2: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
3+1+2的模式下,总共有12种选科组合,如下图:
2、高考总成绩750分
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或者历史)直接采用卷面分,共550分。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各100分,起点赋分30分,划分为A、B、C、D、E 5个等级。
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一考两用,合格性考试覆盖所有学习科目。语文、数学、英语3门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每年考2次,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合格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有三种:合格/不合格、等级、分数。考试成绩一考两用,既作为学生毕业的依据,也作为春季高考招生的依据之一。
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选择性考试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结束后进行,仅限当年我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参加,一年考1次,成绩当年有效,作为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呈现方式有两种:物理、历史为卷面分,其他4门为等级分。
学生可通过传统媒体(如电视新闻、报纸、宣传册等)与新网络媒体(教育局官网、各类教育公众号等)进行新高考方案更深入的解读。
二、高校招生选科要求解读
根据新高考方案,在广东招生的本科高校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并提前公布。学生的选考科目须完全符合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才能报考。同时,其对应的合格性考试科目必须合格。招生高校按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招生计划。省招生办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按照物理、历史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考生以院校专业组而非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志愿,其组内的选考科目要求须完全相同。
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最迟2021年上半年公布。
三、学生分析自身优势学科
学生从自身兴趣、能力与目标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学校对各次考试的成绩分析,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从12个选科组合中选择优势组合。
四、学生进行选科
选科方式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线上选科可以使用科大讯飞教育云“高考选科”板块与七天网络“高考选科”板块。线上选科可以实时分析选科结果,与后续排课系统联通进行资源数据共用。
线下选科一般会下发选科表格让学生填写,回收表格后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选科结果。
五、分析选科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调整
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选科结果,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如若发现学生选科出现偏差,可与学生沟通分析交流,最后确定选科结果。
六、发布选科结果,学生最后确认
通过线上或线下发布选科结果,并且点对点发送学生个人选科内容,学生进行最后选科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