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日记第三弹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我经常在夜市街口的摊上买凉菜卤肉,就和老板成了点头之交。
我这个人有时不太愿意走出舒适圈,所以熟了后每次买夜宵都是在这买。
直到有次买东西的时候菜里面蹦出一只虫子,我和老板对视一眼,尴尬地笑了笑,就默契地消失在了他的生活中。
后来晚上犯馋的时候,为了避免产生没在熟人这里买东西的愧疚感,我会绕到夜市街另一头去买东西。
这才发现,原来好吃的东西这么多啊。
烤鱿鱼炸串烤串串串麻辣烫,各有各的美妙。
所以有时候一个问题的产生,带来的或许是新的体验。
一
过去的一周,我肉眼可见的非常焦虑。吃嘛嘛不香,睡觉睡不着。不管谁找我,统一回答:没空,在忙装修。
队友看不下去了,在我又一次表达这种焦虑的时候,他问我:你在焦虑什么,说出来看看。
我说我主要担心两件事:
1.花钱没办好事。
2.影响夫妻关系。
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影响夫妻关系。
因为队友还有其他朋友也在这个小区买房子,我很担心做的不如别人,最后影响了夫妻关系。
我这个人,性情敏感多疑又软弱,还害怕承担责任。抗拒所有的冲突和矛盾,总希望处在一个相对稳定平和的环境里,审美口味也有点糟,很担心选的东西搭配起来一团糟。
队友说:没关系。
如果你一时拿不定主意该怎么装,那就先做完硬装,就是水电墙面门窗改造,然后我们可以先买个充气床垫放在里面。东西你可以慢慢挑慢慢买,我们带上工具,每个周末过去一起组装改造。
房子一口气装修到能住的情况固然很好,但两个人一起组装属于自己的家,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什么都没关系,你觉得一口气花太多钱接受不了。那我们就每个月买一件,把这个时间线拉长到半年,甚至一年。
我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对于装修的焦虑,竟然让我重拾了对队友的信心。
二
婚姻是一种古老的财产制度,大家不必抱有太多幻想,但伴侣则需要更多。
除了经济,我们希望伴侣能够提供情绪价值。这不是说我饿了我困了我难过了我需要你随时都来哄我,这些属于做人的基本功课,我建议大家学会自己完成。
而是在一些真正重要的时候,对方能够给你信心,你也相信对方能给你。
我们彼此嫌弃经常争吵互相看不顺眼,有无数次想干掉对方。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凑活过吧还能离咋地。
我们在一艘船上,我们可以背靠背地挨着对方。他会支持我,我可以相信他的承诺。
在一块的第七年,种种矛盾带来的嫌隙,似乎要翻篇了。(以后变了也没关系,因为这会儿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很多事都变得更容易了。
既然感觉工头二号更可靠,那我应该抓大放小,避免荒废工作学习造成损失。所以接下来我准备都交给他,自己专注工作。
至于如何拍板作决定挑东西,我和队友准备运行两个古老可行的决策机制,也给大家参考一下:
第一, 遇事不决,石头剪刀布。
大家不要笑,这个表决机制在我们俩的生活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到这顿饭吃酸菜鱼还是麻辣鱼,大到房子买哪个户型,蛋蛋大名叫什么,我们俩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都是靠猜拳决定的。
第二, 抽紫微牌
这是我去年学了玄学后才掌握的新技术,比如阳台窗户内开还是外开,可以看哪个抽牌结果更好就选哪个。不会抽紫微牌的可以自行拟定其他决策方式。
做好的决定,大家就一起承担后果,毫无怨言。
过日子嘛,开心最重要,哪有那么多大道理可讲。
三
队友提议开个装修日记系列的时候,我是不以为然的。谁料到还未开工,我的心态就已经几次转变。
就是没想到装修日记已经写到第三篇了,我还没写到什么实用的干货(此处应有一点尴尬的笑)。
目前只能给出这么几个不知道有没有用的小建议了
1. 去收房的时候带上纸笔卷尺,最好一次就把屋子所有数据都量了,后期自己心里也有数。
2. 如果体力不行,那带上小马扎,或者有个纸片片也行,能坐下休息一会儿
3. 回来后把数据导入腾讯文档,这样家人能够共享操作。从房屋各种尺寸,到后期花销,都能够方便的记录。
4.不要着急,感觉不对可以换工头或者装修公司
5. 心态放平,一致对外。没钱或者没想好,做到四白落地就行了,住进去慢慢改造。
下次,下次争取有点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