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妹子又来更新了。如题所述,妹子最近接了很多需求,但都可以归为一类,那就是“画像类需求”。以前,常听身边的同事抱怨,业务的需求是个无底洞,结束一个,又来一个,感觉自个儿就是业务的“提数工具”。相信,很多刚入行的小伙伴,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每天被业务牵着鼻子走。
今天,用妹子切身经验总结,告诉大家如何坦然的接需求,交付需求,并得到业务认可,价值落地,走上人生巅峰,准时下班不再是梦想,哈哈哈~
一般,业务在不清楚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时候,需求是最多最杂的。很显然,这时候你要给到的支持就该是业务场景下的“画像数据”。为什么呢,因为业务要先了解数据信息,才能找到方向。所以,这时候的千千万万个需求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画像类需求”。
透过需求表象,看到其本质后,大家有没有顿感轻松了一截?
但是,还不够,什么是“画像类需求”,又该怎么提供对应的“画像数据”呢?
下面,妹子就给大家举例说明下,便于大家理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画像类需求
画像类需求是妹子自己总结的一个词,用来概括业务方向/策略不清晰,想多看些数据的阶段提的需求。
比如
业务说:我想让和用户接触的客服/销售更全面的了解客户,这样可以更好的为他们服务,我们的业绩也能上去。。。。。
分析师脑子里想:What !!!啥叫全面??什么服务?和业绩有什么关系?
是的,没有错,业务啥都没说明白,没有阐述指标范围,没有阐述因果关系,没有定义提升的质量。仿佛咱不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公司下干活,而是在和人聊家常,聊些可做可不做的。效率在业务的阐述里没有一丝体现,难道公司是花钱请业务来瞎bb的吗?
作为以目标为导向的数据分析师,拿到这种需求,一定要辨别清楚,它就是“画像类需求”。
任何没法体现效率的需求都可以归为“画像类需求”!
数据分析
清楚了啥叫画像类需求,妹子再和大家讲讲怎么完成这类需求。其实,这类需求不难处理。
妹子认为这类需求就是纸老虎,表面强大,实则不堪一击,数据质量不差的话,取数+建模+v0版报告,1小时就能整出来。
什么?!这样的吗?!
对的,没有错,就是这样。假设你之前处理过相关的字段,代码/数据直接拿过来用,半小时不到就能解决!
妹子把这些需求归到一类,自然是有一套方案解决掉这类需求的。下面,妹子就按着数据分析的步骤,和小伙伴们拆解下解题步骤!
分析维度
1.用户对公司的贡献:用户带来的营收,用户消耗的成本,用户带来的风险;
2.用户人口属性:如年龄,性别,学历等等;
3.用户行业属性:如金融行业的客户额度,客户名下卡的数量等等;
4.用户与公司平台的流程交互:如用户的注册,登录,查询,点击,下单,加购物车,支付,退款,投诉等等;
5.用户与公司产品的交互:如购买A产品的次数/金额,购买B产品的次数/金额等等。
1是类似北极星一样的维度,资本市场,一个用户就是一个盈利单位。如果没有1,其他就是一盘散沙。实际上,没有1,业务也会在后续追着问你要的。不仅是业务,所有做决策的人,都不会容忍看不到1维度下的指标,就做出决策,因为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之前的时代,挣钱是靠会计计算收入,成本。大数据时代,挣钱是在做决策之前,做活动之前,就让数据分析师找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2~5虽然没有1的地位高,但是作为”四大金刚“,也是缺一不可的。
具体指标
具体指标,要根据所处的行业而定。妹子在上面已经列出了一些金融行业的指标,电商平台的指标。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自己制定,按5个分析维度去寻找,依次填充就好。
解题方法
聚类!没错,就是聚类。聚类,是把没有标签的数据,按照数据内在联系聚到一起。显然,”画像类需求“木有目标,就是数据没有标签。既然没有标签,咱肯定不可能用分类,自然也用不了回归,就只剩下聚类了。所以,”画像类需求“在现实中,其实就是聚类任务。
任务归类清楚后,咱可以拿出聚类模型代码,一顿操作,调试出最优的类别,一个模型就出来了。是不是前后不要几分钟?怎样,妹子没有夸张吧。
其余的时间用来提取数据,验证数据,妥妥的小时级别搞定!
当别人还在为需求烦恼时,咱已经胸有成竹的写好所有代码,下班啦!
哪来的加班,都是效率不高惹的祸!
V0版本报告呈现
小伙伴肯定会问,一个聚类怎么出一份报告呢?没错,一个聚类结果出不了一份报告,所以咱上面定的5个维度,有一个要单独拿出来分析,那就是用户人口属性。
为什么呢?因为人口属性有很多城市啊,学历啊,婚姻状况啊之类的指标,这些指标虽然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成向量,但是妹子不建议处理成向量,直接扔进去模型一起训练。一是这些指标通常对于聚类来说是噪声,妹子之前一直试着放进去,发现出来的结果怎么都不符合实际;二是处理成向量这块,相当于额外引进了一个模型,简单任务被复杂了。所以,妹子的经验是把人口属性这块单独拿出来做分析。
聚类结果+各类的人口属性分布,V0版本报告就解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