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了,想聊聊这一代人的婚姻。我是一个八零后,比较典型。八零后这一代人,几乎都有过理想,至少思考和寻找过理想,但又被现实和责任叫醒,如今情愿不情愿的以中年人的身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多是独生子女,独自一个人迷茫、经历、思考又看似完成了很多事,很多挣扎都是一个人捋顺或并未捋不顺的。对中国婚育制度下比较特殊的我们,婚姻,曾经意味着什么?至少对于我,在渴望婚姻那些年,它是一个想象中的归属感,意识形态上的幸福和完整。当然,对于当年,强调一下,它是想象中的这样。
后来关于婚姻的这些年,大家经历了什么呢?日程应该是很满的,房子、或者再买房子、装修或者又装修,车、或者换车,生孩子、或者要生孩子、或者又生孩子,孩子吃奶、孩子生病、孩子入托、孩子入学……在这些过程中,有人失望、有人抱怨、有人将就、有人离婚、有人练就一套不对伴侣和生活有要求的心态,有人觉得看清婚姻本质打算不作为终此一生,有人离婚再婚后也不知是否得到了想要的幸福。
孩子在长大,曾被全天下祝福的婚姻下,八零后心中住着的那个孩子,谁来关注他呢?你希望将来以怎样的过来人的口吻去和下一代讲述你此生对爱情、婚姻和生活的看法呢?美好的?还是无奈的?
其实很多人结婚的时候,并不真的知道自己许诺要一生相伴的这个人,究竟是否真的和自己有着一样的对生活的追求,大家在慌忙又喜悦的组织家庭的时候,忽略和掩盖了很多事情的真相,大家好像都相谈甚欢又浓情蜜意。等一桩一件大事来临又过去,你喜欢恬淡,他喜欢激进,你喜欢诗歌,他喜欢酒和钱,这些都显现了出来。互相欣赏也罢,可是差距大的三观怎么能长久的互相欣赏呢。于是,大家失望、出轨、再失望,最后定义爱情和婚姻不过如此。
婚姻制度,保全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一切的法律保全的都是底线。一纸婚姻如若能保全天长地久,那便也不会有离婚制度和离婚现象。人终究当然还是要独自生、独自死,可是如果有了一个伴,使你人生更孤独,那未免辜负了当年对它的渴望和信念。我不是在鼓励离婚,更不是鼓励出轨,我想说的是,人要找到自己和看清对方,和了解此生想要什么,想与谁为伍为伴后,再踏入婚姻,这样比较容易靠近事情的真相。
三十几岁的我们,来日且长,还未老透,何必满口沧桑。如果此刻,你审视自己和伴侣,尚有许多该做未做,那就去做,离幸福的更近的方法,大概不是去要,而是去做。如果此刻,你审视完毕,无可完善,不如放手再去追求。人生有许多可能,按你所想去过,大概是终极理想。如果有天,你偶遇一人,你们对彼此要的不再是社会给予人的所有附加值,而是,就是这人,相伴烟火也恬淡,相伴繁华也踏实,不为婚姻本身给予的一切而只想单纯相伴,那么,也许它离当年的理想更近。不过,大不了依旧孤独,反正生死路上,注定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