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领域专项扶持: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指南发布

一、政策背景与支持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简称“两新”)的战略部署,2025年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本次国债重点支持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七大领域的设备更新,以及汽车、家电、家装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和消费升级。

政策亮点:

1.资金规模扩大:2025年国债规模预计为2024年的1-1.5倍,产业类项目最高支持比例提升至25%。

2.新增支持领域:首次纳入安全生产、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等方向,并开放“国债+专项债+政策性贷款”综合融资模式。

3.资金拨付优化:首期拨付70%补助资金,尾款30%待验收合格后拨付(需满足设备联网率、数据平台上线等要求)。

二、申报流程

线上申报: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https://kpp.ndrc.gov.cn)注册账号,填报项目信息并推送至属地发改部门,需同步提交省级发改委初审意见及推荐函(加盖公章)。

线下提交:准备完整纸质材料(详见下文清单),逐级报送至国家发改委。

三、核心申报材料清单

1. 项目主体文件

资金申请报告(含项目必要性、建设方案、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近三年审计报告)。

前期手续“七件套”:环评、能评、安评、用地预审、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批复(稳评)。

项目代码(通过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生成)。

特殊行业附加批文(如医疗、教育等领域需行业主管部门盖章)。

2. 资金证明文件

资金拼盘方案:自筹资金证明(银行存款或股东承诺函)、银行贷款承诺函、地方财政配套承诺函。

真实性承诺函(声明未重复申报其他中央资金)。

政府投资计划证明(需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及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3. 技术文件

建设方案:包括必要性分析、选址、规模及工艺设备方案(设备更新项目需列明新旧设备对比清单,国产化率≥80%)。

淘汰设备证明(如超期服役或高耗能设备台账)。

4. 其他附件

法人营业执照、信用报告(无严重失信记录)。

第三方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甲级资质)。

四、审核要点与常见问题规避

1. 核心审核标准:

项目需符合“两新”领域支持方向,建设周期明确(2-3年),且确保2025年底前开工。

资金闭合性:自筹资金需覆盖30%以上,并提供银行存款证明或融资协议。

社会效益量化:需明确创造就业岗位数、年减排量、税收贡献等指标。

2. 常见问题规避:

重复申报:同一项目不得同时申请多类中央财政资金。

材料缺失:提前备齐“七件套”审批文件,缺项需提供政府承诺函。

进度滞后:新开工项目需明确时间节点,在建项目需提交实物量进展证明。

五、资金方案合规要求

国债申请额度:不超过核定固定资产投资的15%-60%(单个项目上限2亿元)。

地方财政承诺:需注明“不新增隐性债务”。

专项债券配套:若涉及专项债,需提交资金使用进度报告及银行流水。

六、结语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申报,既是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的重要机遇,也是推动“两新”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建议申报单位提前梳理项目资质,完善材料准备,确保符合政策导向与审核要求,以最大程度提升申报成功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