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偶然读到吕世浩老师关于读史的论述,觉得醍醐灌顶,自己之前关于历史的看法太过疏浅,对于历史的用处,自己之前仅仅是当作记事而已,至于如何去启发自己、如何去从历史中学习,自己全无思路。如此,读历史成了长见识,记史实,长谈资,如是而已,读到英雄人物,甚觉英武,读到计策,只是钦佩,读到失败,尽是慨叹。自己看到的只是一件件孤立的发生过的历史事实而已,类似“某年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之类的事实,而对于历史中的人物,缺少思考,换言之,自己看不到鲜活的人物,想象不到真实的人物在当时的环境下应当如何抉择,考虑不到环境、人物、事件、关系之间相互影响下的真实历史,不能做到感同身受,自然也无法通过读史来思辨和提升。
自己之前太过于关注宏大的历史叙事,大背景大事件大人物大道理。“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合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吕思勉所言“理是因事而见的”,自己之前的思考多被此想法误导,历史学家对于史学的态度不应当作为自己认识历史的准则。太过于想去追求一个通用的理,而忽视了对事本身的思考和探索,而且好像历史除此之外,再无他物,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人的角色。不存在一个抽象的通用的理,存在的只是一件件具体而实在的事情,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人,所以自己应当以人物作为思考的出发点,人物的本性如何,他看待和对待事物他人的方式如何,这些又如何与具体的历史事实相关联起来的,而不是用所谓的理去看待具体的事。
也即是要有代入感,把自己放到那个人物的角色上去,放在当时的环境关系之中,去思考自己应当如何决策,这样才会发现差距,才会理解古人之困,才能从历史中去学习。吕祖谦所言的读历史的方法才是正途:
“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更进一步,如左宗棠所言: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如此读书,则历史上的每一事件皆可为一个案例,把自己当成其中一个具体的参与者,反复思索这个案例,不断复盘,对比反思,自可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