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直被《釜山行》霸屏了,许多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来阐述。我是看过了许多文章才看电影的。
那么,釜山行,到底往哪儿行呢?
釜山行,向善而行。
印象中,很多人都就该电影讨论人性问题。诚然,整部电影看下来,我也确实感受到这点。
虽然我们从小接受的孔孟之道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但是,面对生死与利益的时候,还是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内心的私欲,必须得挣扎得权衡,在挣扎与权衡中找到向善的本性,找到人性的光辉。
在这部影片中,我被戳中了泪点,两次。
第一次是男主,胖子和高中生拼尽全力救女儿和孕妇等人后,想让呆在安全地带的人开门,结果门却被关得很紧了,强行撞开门后,他们又关上另一道门,高中生拼死把手放在门缝,撕出一道口子。我看着一道玻璃门僵持的两方,很想哭,也是在那一刻感受到人性自私的极致。愤怒,担忧,难过,心里一千遍一万遍的谴责那些自私自利的人。
第二次是男主角被丧尸咬了最后与女儿诀别的时刻,女儿抓着男主角说:“爸爸不要走”,作为一个父亲,不舍和悲伤全都写在眼里。其实,男主本来也是一个自私的人,曾把孕妇拒之门外;曾对女儿说“在非常时期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曾刻意隐瞒逃脱正确途径,他所做的种种,都算不得光辉伟大,反而很自私,这很符合他的身份——基金经理,也符合人性。
不过面对女儿,他却无法自私,这也是他能在电影后半部分发生转变的原因。他不是好人,但也不是坏人,只是一个有私心的普通人。
除了男主之外,我最有印象的就是那个梳着油头穿着西装的领导。他代表的是人性私欲的极致,如果没有他,最后不会只剩两个人活着。我在看的时候,希望他死,因为他该死,可是,偏偏该死的人不死,不该死的人一个一个死了,而那个领导几乎快活到了最后。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有句俗语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自私的人为了活命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善良的人做不到,所以坏人能长命百岁,逍遥快活。
东野圭吾写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人心,充满着赤裸裸的私欲。为金钱为名利,不惜牺牲别人。
我知道那个领导自私,也痛恨他的自私,可我最无法忍受是他尸变之前说的那番话:
先生,
我害怕,
能不能带我回家,
我妈妈还在家等我,
我家在釜山水营区光明洞
既然作恶,那就一路坏到底吧!
为什么在最后时刻说出这么直击人心的话。
人性复杂,在他作恶多端的背后,推动他的也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愿望。
佛家云:善恶到头终有报。
活该他死了。
却留给我更多的思考,如果当初,他善良一点,只要一点点就好,会不会能活下更多人也能保住性命,回家见母亲一面呢?
最后,虽然好人不长命,但是好人会过得很安心。
还是希望我们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向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