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正的脆弱,是用几个字就可以轻易地概括

这两天下大雨,新闻里一直在播“南方地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铁路上的很多列车也都停运了。当然,对于这些消息,估计身边的人都跟我一样见怪不怪了。大多数人的心态就类似于“not my chair,not my problem”,翻译成中文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我觉得英文的表达意思里更多了几分自嘲和调侃。

今早,我还是6点起床,6点半出门,6点40分上公交车,7点到达距离家最近的地铁站,7点35分下地铁,7点45分到公司。今天的早上就跟以往的每个早上都一样,因为出发得比较早,所以路上遇到的人并不多。我到公司的时候,办公室大厅里除了默默劳动着的清洁阿姨以外,再没有其他人。

我走到座位上,打开电脑,跟往常一样,感觉没什么不同,因为每天都是这样。直到9点53分,我收到了一条信息,是来自总部的一条紧急通知,内容大概是说某地区分公司的一名员工殉职,通知大家在总部发布正式新闻稿前不要对外转发任何相关消息。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大概都是同一时间收到了这条紧急通知。不一会儿,有反应灵敏的同事就找到了相关新闻链接,发在了内部工作群里。我也点开了链接,想一窥究竟。

那是一篇再普通不过的网页新闻,算上标点符号,目测不超过500字。前半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起因、主要人物,后半部分是那位殉职员工的家属和同事对其的部分回忆,主要还是来表达缅怀之情。出于阅读习惯,我很快通读完整篇新闻后,又回看了一遍,看到中间的几个字眼,让我觉得格外的刺眼。

这篇新闻上说,这位员工是触电身亡的,而对于触电身亡的具体过程,原文只用了八个字——“一声惨叫,倒在水中”。我不是有意挑该新闻稿编辑的毛病,可能叫我写的话,写得还不如这八个字好。我只是突然觉得,生命真的好脆弱,脆弱到当生命消逝的时候,只用几个字就可以轻易地概括完了。

转念一想,不然呢?不然又会如何?写一篇经典的悼文?办一场体面的葬礼?连生命这么重要的东西都已经逝去了,任凭文字和仪式再怎样华丽,又有何用呢?倒不如干脆写几个字糊弄过去吧,写的多了反而令人扼腕叹息。

记得姜昆老师的经典相声《虎口遐想》里有着这么一句台词:报纸顶多两句话,一青工游园不慎落入虎口丧生,有关部门提请游人注意安全。大家伙儿听得是笑声满堂,相声里说得岂不就是冰冷的现实?

一般来说,写今天这样文章的结尾,我应该来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即为了死者安息,生者该好好地活着。可是,我怎么读都觉得这句话让人不舒服,那感觉好像是说看到别人的痛苦,自己才会感到幸福。

还是这句话出自的原文说得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光就如这奔腾的河水,白天黑夜不停地流。所以,要珍惜,更要倍加地珍惜,要努力,更要倍加地努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写到有学生的姐姐结婚,老师们晚上去学生家吃个饭,好多朋友看过之后建议我写一写彝族婚礼的情况,这下可难坏了我,因...
    传说中的超超阅读 790评论 4 4
  • 我家娃上二年级了,每次我问她,你是个啥学生,我娃都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等生。”这个小家伙,不是班干部,连小...
    独立小楼风满袖阅读 146评论 0 0
  • 几乎所有的皮肤问题都是由缺水引起的。皮肤缺水会引起粗糙、细纹、色斑、松弛、肤色暗淡、失去弹性等。皮肤的含水量决定了...
    _陈英阅读 2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