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玻璃盆里养了绿萝。几天没换水,一群新住户不请自来。各种搜索之后终于得知他们的大名——孑孓[jié jué]。
孑孓在水里游泳的姿势可谓一绝,要么是垂直着细条褐色的身子不停抖动,就像有人抓着一个火柴在水里搅和;要么是以仰卧起坐的姿势横冲直撞,一看这难度系数就很加分。这一系列动作状态也正是“孑孓”这个词的另一个意思。啊实在太恶心了,忍不住多看几眼。
图片来自必应
水里还有他们蜕下来的半透明的皮飘啊飘,在十几天里蜕四次皮他们就能幻化成蛹。第二天成熟就变成成虫,不知道谁给成虫起了这个“没文化”的名字——“蚊子”——人家幼虫叫“孑孓”的好吗!!无论是读起来还是写出来都是不明觉厉啊,怎么长大了连名字都怂了?
问题1:为什么幼虫名字这么古风(孑孓),成虫名字这么俗气(蚊子)?
孑孓这个词一看就很古代汉语,莫非成虫蚊子从前有很古风的名字,后来才叫蚊子?
错。唐诗为证——元稹:“蚊幌香汗湿轻纱,高卷蚊厨独卧斜。”蚊子古时候就叫蚊。
问题1其实隐含了问题2:为什么“孑孓”二字给人感觉古风雅致,“蚊子”二字给人感觉低俗恶心?
因为我们对“孑孓”一无所知,而与“蚊子”交战多年嘛。如果我们从小就知道这扭动的褐色幼虫叫孑孓,而没见过他们的成虫,甚至连“蚊”怎么读都不知道,忽然有一天得知了,就会反过来感叹,哟,成虫名字好雅致呢。
也许所谓雅与俗,只是熟悉度的差别。
无论是文字还是画作,都是符号的汇合,符号本身没有美丑,人不仅赋予符号以理性的含义,还凭借自身理解和经历赋予它们感性的标签。这是自然而然发生,却毫无道理可言的。没有人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是美好的、雅致的、可爱的,而那是丑恶的、低俗的、可憎的,千万种理由说到底就是三个字,“我觉得”。
我们之所以觉得一些歌、一些画、一些词很俗,也许是因为我们已在其中浸淫过久而不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