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从小到大都不愿意去认真的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更不要说写书评,后来,可能跟大家一样,因为要考试啊,不得不按捺住自己的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天10页20页,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到现在的一发不可收拾。
就像这样,一本又一本,可能更多的人觉得上班没时间啦,课很满哎~但是那又怎样的,就是在这样的空余时间,我读完了它。
最近读的这本书是《摆渡人》,好像很火的样子,之前看过改编的电影,但是仍然不理解所谓的“摆渡人”是什么意思,直到读完它。
一 接受是开始的第一步
《摆渡人》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接受是开始的第一步。主人公迪伦在火车意外中去世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的职责就是把她安全护送到另一个安全的世界,并告诉她她自己已经去世的事实。
这个事实对于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坦然接受,没有了生命,哪来的所谓的理想和爱情。但是15岁的迪伦却慢慢接受,并开始了新的旅程。
每天都发生着太多的事,好事坏事,我们都要学着去接受它,这也是对我自己说,勇敢一点,去接受,好事去接受,告诉自己不要开心的昏了头,坏事也去接受,接受了才能设身处地的去想“我要怎么做?”
突然想到心理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案例,主人公是一个曾经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女性,但是如今,她已经基本痊愈了。据她回忆说她接受治疗并决心与抑郁症做斗争是从接受自己“有病”开始的,只有承认她自己“有病”才懂得自己去克制,接受治疗,到最后的康复,但是“接受”太难了。
二 心态决定坏境
迪伦和崔斯坦所走的荒原是由很多陡峭的山峰和无数泥泞的路构成,这样的路真是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迪伦最初一直认为前方的路会是这样,也就是眼前的一切都是迪伦的心象,天气也是毫不留情的暴露了迪伦的心情。
虽然我们现实的世界并没有这样神奇,但是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每天只要有一件很顺利的事情,或者有成就感的事都能让我开心一阵子,哪怕是顺利的在餐厅吃到了自己喜欢的饭,我都会觉得“哇,我今天好幸运。”仅仅一件小事都让我足以感觉今天一天都是幸运的,然后在接下来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效率变得更高,感觉这就是一个好的循环。
三 反正是要开始,那就现在吧
到了另一个安全世界的迪伦由于太想念崔斯坦了,便有想要回去找崔斯坦的想法,理智告诉她没有摆渡人的保护,自己一定会被恶魔吞噬,但是没有什么比见到崔斯坦更重要的事了,与其心里难过,不如现在就行动,她鼓足勇气,打开了寻找崔斯坦的门。
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包括我们自己,我决定要跑步,嗯~今天好累哦,明天开始吧;我要考六级,今天好忙啊,我明天一定开始复习~结果~一次又一次裸考.......总觉得时间还早,怎么这么快?
我也有这样的经历啊,对我来说,听力和语法是最薄弱的,也是学习英语必须克服的,厚厚的语法书,一定要开始看了,额,今天好忙,明天一定开始看......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仍旧没有开始,就在那几天我太讨厌这样的自己了,什么事都没有做,自己也不开心,那就别明天了,就现在吧,鼓起勇气打开了语法书,一天看10页,到20页,厚厚的语法书如今已经看了3遍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听力也是这样开始,每天坚持两个小时,不出几个月语音语调也有明显的提高。
后来我发现,每天多加了听听力和看语法书的任务之后,其他的事情并没有耽误,而且自己更开心了。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开始,永远做不成。
你是不是也有很多想明天做的事情?为什么明天呢?就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