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随感随想】活着的意义
为什么活着?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
(一)寻寻觅觅
二十年前,我还是大学课堂里那个总坐在靠窗位置的学生。那天哲学课上,教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教室,拿着话筒递向后排一个男生:“你为什么而活着?”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都消失了。男生愣了两秒,随即站起来,声音清亮又坚定:“为了更好地活而活着!” 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前排的同学甚至回过头,朝着他投去赞同的目光。我也忍不住跟着鼓掌,心脏跟着那股热烈的氛围轻轻跳动 —— 这个答案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道光,戳中了每个在青春里摸索的人。
此后的日子里,“更好地活” 这几个字总在我脑海里打转,仿佛给生命装上了一个小小的推进器,始终保持着向前的动能。可即便如此,每当夜深人静,“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仍会悄悄冒出来,我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依旧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知道那股向上的力量,还在陪着我慢慢探寻。
(二)为世界而活
大学毕业后,我背着行囊挤上去招聘现场的火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份好工作。穿梭在招聘会现场,简历投了一封又一封,终于被一家省重点高中选中。入职那天,我以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从此为工作而活。工作后才发现,工作并不如意。半年后辞去工作,继续追寻理想的工作,在多次变动后,工作终于稳定下来。
工作稳定后,开始寻找理想的爱人,结婚后,一起搬新家,换新家具,把小窝打理得井井有条,盼着日子能安稳舒坦。后来孩子出生,生活重心又变成了养育孩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陪他上早教,辅导作业,满心都是“把孩子培养好”。
不管在哪个阶段,烦恼总如影随形:工作里有复杂的人际矛盾,家庭中会因琐事拌嘴,教育孩子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我明明一直努力把小日子过好,却总在深夜里望着天花板发呆,不知道这日复一日的奔波到底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像一团迷雾,始终看不清。
(三)为什么而活
为什么而活?当我把自己从工作、家庭中抽离出来,我开始看见自己,三十八岁时,我开始为自己而活。
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健康的、内心充实的人。于是,我开始健身,开始读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听上去这样很不错,但是这样持续三年之后,我又开始觉得心里空空的。对于为什么而活,我心里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