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一个学霸。性格大方,人缘挺好。读了12年书,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我认为自己并不适合读书,进学生会,社团,实习,唯独对学习没有兴趣,深知自己是个社会性人才,而并不是学术性人才。
大大咧咧,读的工科专业,考试前图书馆待两天,考试能过就满意了,大三的时候去了北京互联网公司实习让我对职业方向有了憧憬,大四就立马找工作,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学习运营。
做运营就是两年,两年后学长学姐学硕毕业,同学室友专硕毕业,他们有了专业的去向,看得人好生羡慕,两年后的他们明显地进步了,获取了学士学位,而我即使211本科,也始终在这条路上拼着,做着不限专业都能做的事情,考不了因专业学历限制能考的试。
现在才会发现国有企业对工作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并不是毕业时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也不是一个充满干劲充满梦想的社会女青年所追求的职业。但现在才傻了回不去了,总觉得两年是对青年应届生的磨炼。我们会更好吗?有更好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