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四元发了个朋友圈说:心里觉得安全就是安全了。
看到这条朋友圈,我就知道她要出发回深了。
一。
离家出外似乎是每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选择。
既然是离开,那一定少不了不舍得。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成年以后,呆在家里的时间过的都特别快,好像无论多长假期都不会觉得够。
每次到了要离开的那一刻,都会觉得这一刻怎么来的那么快。
“我弟弟今天想着想着姐姐要走了又掉眼泪了,在我面前掉了好几次。”
看到四元这么描述她弟弟,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的。
小时候每次过完年看着堂哥堂姐们离开家去上班,心中总会莫名的不舍。因为我知道他们这次走了,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到他们。那时候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吸引人,我唯一想的是他们要是一直不走,陪着我玩就好了。
到了我离开家去县城上高中以后,我开始明白了离家远行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每次离开家去上学的时候,我还是会很不舍得,所以从上了车的那一刻,我就开始盼望着放假,因为那样我就可以回家了。
毫不例外,只要放假,哪怕是一天,我也会回去。
我还记得我们那时放假车站的人会到学校售票,每次我都会抢着最早的班点回去,那时最早的车班是凌晨五点,对,凌晨五点。
放假的晚上凌晨四点多久醒了,收拾一下,就去等车,因为是回家啊,所以起得再早也不会觉得累。
二。
上了大学以后,我也开始成为了小时候自己眼中的堂哥堂姐们,我也要离开家去几百公里外的省城读书了。
我终于明白,原来成年人很多时候的选择都是迫不得已的。他们离开家去上班,也是为了生活,而大城市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个需求。
小时候我总觉得他们很风光,穿着得体,手机衣服都是名牌。自从去打了暑假工以后,才发现其实他们在外面的生活也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表面风光,但其实多少辛酸被无情的遮掩了。
三。
再来聊聊四元这个人吧。
四元是我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是我从心底里佩服的一个人。
其实她是我的高中同学,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外省的。
高一的时候我好像没怎么注意她,反正我现在想不起来。
然后在高二下学期的期末考完以后,我们才有了两年以后唯一一次的正式聊天。
那时候,我跟她在走廊聊了好久,感觉是把两年想说的都给一次说了,但具体聊的什么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
她真的是一个很独立的女生。
一个人到外省读高中,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是陌生的,饮食习惯也差的很远,这些还是次要的,离家远才是最要命的!
高中时候的宿舍环境很差,12个人共一个宿舍,没有风扇,空调就更别提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反正我们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的。
我还记得她说,有一个晚上,她看见老鼠从她耳边爬过,没错,是耳边!
她怕得几个晚上都没睡着。
别说她,换成我我也会怕。
离家越远,就越想家。但是她平常假期她不能回去,只能是寒暑假才会回去,因为家离得太远了,来回耗时间。
所以每个寒暑假,她都是我们班第一个回去的,因为想家啊。顶着四个多月的思念,恨不得马上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家。
十几岁的小姑娘,回个家,要先做大巴到省城,再去高铁站坐高铁,三年来,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这些事情。
所以,那个时候她每次放完假回来上学的时候,心情是有多不舍。
所以我打从心底里很佩服她,佩服她的胆量,勇气,独立。
最后。
“我弟弟今天想着想着姐姐要走了又掉眼泪了,在我面前掉了好几次。”
我知道你也不想离开,我也知道你不舍得,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满分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有,那肯定是你选择性的放弃了你曾经所看重的东西。
要想得到,必须学会接受失去。
关注微信gz号:我要LightUpYou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