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农村学校的整体生源开始大幅度的减少,于是班级也成阶梯状的减少。连每个班内的学生数也从每个班七八十个,减少为现在的四五十个。学校的硬件设施逐年改善着,办公条件和学生学习的条件显著的提高着,但是班级内所剩的学生厌学的程度也在逐步的提升着,我们不仅发出感叹,现在的学生究竟怎么了?
曾记得十年前,我们学校由于没有学生宿舍,当时学生们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一个班的学生将近30多位,挤在一所教室改成的宿舍里,每当晚上晚自习过后,班里面回寝室的学生很少,每次寝室的值班老师都是挨个教室逐一的“赶着”他们回寝室早点休息,并且给他们立下规矩,早上五点之前不准找老师开门。就是这样,也有很多同学四点左右就起床了,然后坐到宿舍外借助走廊灯光的照耀,默默的读着、背着、写着、记着……
特别是到了冬天,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取暖设施,学生们特别的感人,他们一边跺着脚,一边背诵着单词,老师只有给他们烧些热水,这是唯一的取暖方式。我想就是当时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温暖了整个的冬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年后的今天,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新了教学楼,新盖了男女生宿舍楼。房子干净漂亮,但是愿意住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睡得晚,起的早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出现了和十年前完全相反的状态,每次起床时需要老师挨个寝室的催着大家起床,上早操。
特别是上早操,还有很多同学会编造五花八门的理由躲避早操。甚至有的同学因为怕上早操而不愿意住校上早晚自习,我们感觉现在孩子吃苦的精神明显的减弱了。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特别的溺爱,舍不得让孩子受半点苦和累,我们能感觉到现在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明显的比十年前下降了,班上请病假的同学越来越多了。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根据调查得知,很多孩子前几年是沉迷于网络,现在是痴迷于手机。由于年龄小,自制力比较差,晚上不住校的学生在家就开始玩手机,有的甚至能玩个通宵,都是白天上课,精神萎靡,一节课老师有时候叫十多次都很难叫醒。
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想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它的根基应该在家庭,只有家长和学校及社会全方位的配合好了,共同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时,孩子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