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浦与东岸(新民村)之间,岙底村路段,有一小路,路牌“罗峰庵2KM”,可以进山,便驱车进去。三米多宽的路,风化得差不多了,又旧貌完整,应极少车行。经解木场,拐进山中,远见简素朴陋有几分形同民居的寺房或庙房。屋边树木新叶甫发初荣,对面一小片油菜花期正值,也稍许淡化了这里的寂寥。民间野祠(古称淫祠),大多就这样。
经过时,回头看了眼,“大圣庙”?有没看错?这里供奉着“大圣”?几位圣人形象不确定地模糊掠过。大圣,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旧称老子,也有称孔子的,……只是民间从无自发立祠供奉这些圣人的。老子脱俗绝尘而去,孔子已专属朝廷官方。难道此方大圣乃……想都不敢想。却有点想去看一看。门联分明信佛的。
合掌拜了两拜,轻轻推门而入。拾级登堂,再拜两拜,抬眼一望,乖乖,还真是,还真是大圣,齐天大圣孙悟空。全身金光闪闪,凤翅紫金冠,两条翅翎足有两米多长,威风抖擞。眼光精亮,八面自如。……太太太俗了点,太突然了点吧。正龛还有位娘娘,左右龛自然是天官地官,娘娘,永嘉只有两位,上塘娘娘与前两年去岩头佳岙(麻姓)庙会知道的陈十四娘娘。眼前这位必定是陈十四娘娘了。那么,这位大圣也可能从福建而来的了,而永嘉先祖的确有几批从福建而来。
拿出手机,与大圣与娘娘交谈。头一点点变大,变得很大。民俗,祠庙,神祗,都是几百年好几百年上千年那样传习传承甚至传奇下来的,虚实交织,盘根错节,开枝散叶,莫衷一是,天女拋花,绚丽纷呈。只有一点是确实的,民间只会供奉自己愿意供奉的,指望着显灵的,相信他会保佑自己的,也愿意受他保佑的。
上塘殿卢氏娘娘来历还是较为清晰。唐天宝年间人,贫家女,与母砍柴遇虎,女亡而母还。传说由是,女投虎口以身救母,翌日有人见其骑虎由水潭岩头而而来,拂袖升天而去。今人也有所感。其后岁月中,立祠的香火中,那女孩也渐渐不只是个女孩,而渐渐应承着百姓的种种心愿。既有神通,仁慈与神通并增,求福,救子,还有求财的,求而有应。
陈十四娘,传说福建临水人,叫陈婧姑,家习茅山法。曾往闾山学道,功力大增,不光应百姓之求斩收蛇妖,还降雨解灾,终触犯天条,阳寿二十四岁。源起及神化与应与卢氏娘娘相似。一千五百多年之前,浙闽地区既有虎狼,也有蛇蟒,生存条件险恶,祈福求佑也就相当普遍。
至于齐天大圣祭拜,真不要小看俗待了了民间。唐朝便有大圣三兄弟,通天弥天与齐天三大圣。与唐僧取经的是通天大圣,曾经祭拜的也是通天大圣。《西游记》成书后,通天大圣的神通渐渐流传到齐天大圣身上,到现在也有一庙同立三兄弟的。再本源一点,猿猴与人太像了,古人常视之为猕猴精。神通本来就了得,颇能兴祸否,山民奈何不得,供奉的目的多在于平息怒气、避免灾祸。从猿猴的角度看,也是能耐得很,谁也奈何不得,山民山高皇帝远的,如此自视也很自然。所以,才有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脾气暴躁、不容侵犯,不受拘束,不服管教,藐视权威,明辨是非正邪,施罚毫不留情的神灵。山大王也。大圣庙里供奉的并不是《西游记》送来的大圣,应该说民间野祠里水到渠成地孕育出了《西游记》里的大圣,而后,在塑像形象上又与《西游记》里的形象亲切融合了。
另一个佐证,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就记载“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避恶、消百病也”,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说:“养马者厩中畜之(猕猴),能避马疫”。孙悟空还有个官衔“弼马温”即来自于此。能避恶,避邪,避疫,消百病,那当然要当作神灵供奉起来了,民众生存不易,所求无非排除厄难,赚得安泰的生活。……连农学家贾思勰医药学家李时珍这样具备相当科学头脑与无神观念的人,也这般相信猕猴,一般百姓的崇拜也就很自然就发生了。
大圣庙永嘉有十多所。碧莲,上塘,岩头,都有。陈十四娘娘与大圣同龛,也佐证永嘉先祖中确有几批是来自福建。
正统文化中,大圣与齐天大圣没有半毛关系,旧时指老子为大圣,明朝也指孔子为大圣。两位圣人却不属于民间的正统文化,吃不到民间的猪头肉,享受不到民间虔诚的香火,可谓朝野分明,格格不入啊。神皆由人而来,世代生民心中怀之念之,倚之靠之则为神,驻心入祠以为神,卢氏娘娘,陈十四娘娘,胡公,关公,皆然。老子孔子不然,故不能成神,不属民间之正统。这是当官的也指承认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聪明的人都懂这句话的真实份量与真实含义,民间份量与民间含义,也可说是正统正经份量与正统正经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