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李笑来,喷子们还有30秒到达战场,被他们碾碎🤬!没办法,这位亿万平民背负了太多争议,当然,大家关注他的焦点应该是背后的比特币。我对币圈没兴趣,而至于他在圈内的所作所为及其言论,也没兴趣,我只是从他被骂的结果本身,单纯而肤浅的得出结论——这人不太会讲故事。
就像一个心智初开的少年,非要对妹妹说:世上没有圣诞老人、没有牙仙,你被大人骗啦,你个笨蛋!
这话除了把小姑娘弄哭,能证明什么?
李笑来在币圈对韭菜们说:你傻X,他傻X,都傻X,我也是傻X,别人下套你就钻,哈哈哈哈!老子先撤了,拜拜!
这种观点除了惹众怒,能证明什么?哪怕是句实话!
诚然,此话是其私下说的,我认为他不会讲故事,主要是因为读了他写的这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内容挺不错的,可惜他面对比特币的时候,貌似做得并不像书中说得那样。要知道,真相乍现之时,群众大多是去责怪戳破梦境之人,继而寻找新的故事。一个故事讲得好,甚至可以进化为价值观,倘若前后不一致、露馅儿了,那你就是个骗子😂。
年底闲暇之余读了这本书,要说感悟嘛,倒也没多少,都怪最近书读得有点多,书中的观点虽好,但对我个人而言,大部分只能扣上“陈旧”二字。不过假如一个人浑浑噩噩好多年,迷茫了,那读一读此书倒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以上仅是闲言碎语
心智,肉体与心灵的较量
别闹,自古以来一天都是连续24小时,什么时候碎过?
人与人的智力差别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和身高样貌一样,可能更多来自遗传。但人与人之间的心智,可谓千差万别,按书中所说,可能仅1%来自先天,其余均靠后天养成。那么,何谓心智?
书中认为一个人先天的“反射能力”和“学习能力”即为心智,打从娘胎里出来的心智只是一颗种子,这两种能力是可以经过后天努力不断提高的,所以种子是否能茁长成长,后天的个人行为,至关重要。
关于心智的提升,书中围绕知道或不知道、正确或错误的事阐述,但我觉得无非是人生认知的四大境界: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快乐的二货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焦虑的二货
- 知道自己知道 —— 高手,这是高手
- 不知道自己知道 —— 老司机,随意所欲
开启心智的第一步,必须真切的明白:你的身体和思想并不完全受控于你。
《一招爆瘦20斤》、《老股民不能说的秘密》、《21天搞定原子弹》,别笑,你敢说自己没看过此类书籍?理性的看,这就是忽悠,然而事实是此类标题很有市场啊。还不是因为我们想要及时满足,轻松地走向人生巅峰。冷静的时候,分析得多么头头是道,诱惑一来,鬼使神差。
主观意愿斗不过身体本能,是人之常态,漫长的进化路上,脑子已经形成了太多底层生物本能,过去是为了保命,现在却成了心智成长的绊脚石。锻炼心智,说白了就是让身体和思想真正受控于我自己,要懂得克制欲望、控制情绪、推迟满足感。
懒是一种病
别人说啥你信啥,该说你善良呢,还是可爱呢。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换而言之,只要有钱,病魔不足为惧。穷,成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焦虑的根源,中年失业、前途渺茫、忍辱负重、寄人篱下之类的话题,仔细想想,要是有钱还会有这种焦虑么?
但对于未来还有很大想象空间的年轻人而言,穷,不足为惧,真正要提放的是另一种慢性病——懒!
李笑来用很多教书时的例子指出,懒,不仅仅是身体上懒得行动,比这更可怕的是懒得思考。前者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瞧不起那些游手好闲之人也正因为此,但懒得思考是隐性的,你总不能说一个朝九晚五兢兢业业的上班族不努力吧?
事实上,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正是因为停止学习,和身体上是否“勤奋”关系不大。所以注意下面这几点:
1 瞎忙
拖延症,几乎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通病,如果意识到是自己不用心去做也就罢了,就怕动不动把自己表现得“很忙”的样子。看上去工作极度饱和,实则做事情避重就轻,逃避困难,甚至还在幻想船到桥头自然直。
让自己“忙”起来后,甚至丧失了做事的节奏感,一忙到底,不会休息。举个例子:加班成习惯,可盲目加班只会无谓地损耗精力,失去第二天一整天的工作状态,得不偿失。
最后往往还自我安慰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2 假装学习
有的人学生时代已经对学习这件事产生了极度的厌恶,讨厌老师、学校、教育制度,每个人所“遭遇”的领路人不同,对此无可厚非。但试图通过自身不学习,来“表达”对此的不满,这种人,2得可爱。
相比于上一种人,有的人有一颗“上进心”,但往往会表现出如下心态:
你应该告诉我,学这个有没有用?哪种是当今或未来的主流?
有没有一种速成的方法?
我每天都利用碎片时间听书,学的都是精华知识!
主要是没有牛人带我,不然早就成高手了
诸如此类吧,总之这种学习形式基本可以概括为:自己不怎么想投入“时间和精力”,等别人喂养的被动学习法,缺乏耐心想快速见效,关键是自我感觉一直在学习🤣。这是很可怕的,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假装学习的后果,就是听了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越“学”越焦虑。
3 信奉成功学
我不知道李笑来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写书中《小心所谓成功学》这个章节的,我觉得说得很对呀,观点也很深刻呀,简直就是他在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反面”教材啊。莫非他当时穿越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了,我姑且把财务自由看作是所谓“成功”的标志,对此书中阐述得很清楚:
- 社会资源-人口分配符合正态分布,只有极少数人口占有大量资源。
- 财富多寡是相对于社会的,目标总在变,那多少算财务自由?
- 所谓“成功案例”都是个案,不具普遍性,而且为了故事性,有意无意忽略了很多重要的细节,所以李笑来的“成功个案”能说明什么?
当然,我无意抹黑他,也没听过他那个专栏,说不定干货满满呢。只不过,看到这些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地方,多少觉得有点搞笑。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成功学”评价时引用的一个成语——东施效颦!有些事情,努力归努力,思考归思考,要认清现实。就像书中说的,永动机是不可能被造出来的,和你勤奋无关。在这个财富只被少数人掌控的现实世界,试图让大量普通人掌握巨量的财富?也难怪李笑来私下感慨“傻X太多”。
人人向往成功,喜欢听励志故事,但成就终究是别人的,故事终归是历史契机。听听就好,千万别当做信仰!“自我奋斗”是天经地义的事,无须“成功学”为我们强调。那些所谓的“成功方法论”和“成功人士经验”要懂得过滤,还有,时不时地自问一句——何谓成功?
懒,真的很可怕,但这是我们心智成长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不要总幻想有一股“外力”帮你达成目标,毅力是可以被锻炼出来的,请为自己打造一副自律的身体;思想是可以被“篡改”的,请为自己打造一颗清醒、独立思考的头脑!
让岁月流金
酒越陈越香,并非时间,而是沉淀。
以下摘自本书,源自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钟。
鉴定袋蛾——20分钟。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钟。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钟。
读《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钟。
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25分钟。
李笑来在书中强调了很多关于时间记录的技巧和方法,每天都要记录,时时刻刻记录。在读到这里时候我不大理解,这尼玛太反人类了,记这个有什么意义?
之后又突然想通了,而且犹如晴天霹雳。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变成实体
书中很形象的用财务记账做类比,为什么要记账,因为要知道钱都去哪儿了!去年分别花了多少钱吃饭、购物、娱乐、学习?好在现在有APP,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拿着这份账表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估算次年财务规划。当然,前提是你自律😏。
同理,去年花了多少时间吃饭、购物、娱乐、学习?——懵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每个人对财务、时间的感知力不同,有的人搞个“任务清单”可以相对按部就班地执行;而有的人搞个“学习计划”,不小心打开《抖音》,一天就过去了。不论清单还是计划,都是试图“管理”时间,但时间会听你的吗?你管得了吗?先管好你自己吧,时间可不等人!
因此,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至关重要,这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光阴,把它留存下来,久而久之,我们就恍然大悟: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时间都被浪费掉了😂😂
。不过就像财务报表一样,时间报表会成为我们自我管理的可靠依据,有了它,我们才能相对准确地把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地方。当然,前提是你自律😏。
(讽刺的是,虽然很重要,但我做不到,先尝试记录吧)
书读完了,忽然想起运动软件《Keep》的slogan——自律给你自由。
开启心智,让时间去滋润这颗种子,努力生根发芽,春华秋实,那才是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