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会感叹,要是我在年轻一点我就能…..,要是我像你这么大我也可以……,我这个年龄不能……。
似乎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能再做一些超出年龄的事情。因为我们超出了该做这件事情的年龄段,但是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某个年龄段就应该怎样,而这种意识都是人们自发的认知。
在群体中,跟随着他人自发形成的一个规矩,在规定的年龄里就应该这样做,小孩子要做小孩该做的事,大人要做大人该做的事,如果超出年龄范围就会被人谴责,遭受舆论的压力。
于是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就开始无意识的协调自己和年龄的差距,给自己暗示,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它尽量符合我们对于自己年龄的认定。
一个人的无意识中“感受”到的自己的年龄,和这个人现在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这就是主观年龄。
而这个主观年龄,其实才是影响着你的人生,把控着你生命的真正节奏的幕后操盘。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身份证上的那个数字骗了,那个数字让我们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从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
抖音上有这样一句话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前半生浪荡,后半生煲汤,一边熬夜,一边涂眼霜,孜孜不倦熬夜,勤勤恳恳护肤,啤酒放枸杞,可乐加党参,喝最烈的酒,坐最贵的救护车。”
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自己已经“老了”的现状,明明还小的年纪,主观年龄已经超出了实际年龄,提前迈入了中年区域。
往往对自己的这种认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我们的行为、喜好都会不自觉地偏向你认为的那个年龄,导致我们过度衰老。
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年轻就很老了,有些人已经五六十岁还是保持着冻龄状态?难道真的是她们保养的好吗?
抖音里有一个八十岁的奶奶火爆全网,她就是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在这个年纪的老人都已行动迟缓,或者瘫痪在床,而她还可以跳舞并且穿高跟鞋挑战高难度动作,并在抖音上直播卖货,开启了退休后的第二职业。
研究者发现,“主观年龄”可能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就是你的心理作用,影响了你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衰老,还是能“长盛不衰”“充满活力”。
没有人能定义年龄,也没有人规定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不要给自己年龄设限,我们的年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己。
很多人把自己设限于三十岁里,“我三十岁了,还没有车和房子、我三十岁还没有立业、我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我三十岁……
因为年龄的限制我们往往陷入更深的焦虑状态无法自拔,因为“30岁”这个头衔的捆绑让我们变得颓废和萎靡,越来越老。
似乎,连90后也加入了衰老行列,成为了最年轻的中年人。
本该激情燃烧的岁月,却在现实当中日渐颓靡油腻衰老的一大部分人。
为什么我们要被所谓的价值观影响?你明明可以活的更年轻。可以大胆尝试更多的可能,可以有试错的机会,不要被世俗所束缚,尝试着用自己的想法去定义人生而不是,到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