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抖音号总能刷到一部热剧《我是余欢水》。
我竟不知觉状态下,在抖音中把这剧前半部分刷了七七八八。
今天我就打肿脸充胖子做会影评家,从底层逻辑上分析一下这部剧为什么这么火呢?
影片质量过关
12集短剧《我是余欢水》,是正午阳光出品的首部纯网播剧。
其改编自余耕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由《都挺好》编剧王三毛、磊子操刀剧本,孙墨龙执导,侯鸿亮担任制片人,郭京飞、苗苗、高露等人主演。
有这样的制作班底,观众对《我是余欢水》的质感也放心不少。
剧情引起共鸣
当下社会底层小人物不得志的一面,强烈地勾起了观众的共鸣。
余欢水是谁?
其实是我们很多现代人的缩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此外还有房贷,余欢水怕失去工作;他怕失去老婆孩子,想方设法讨妻子欢心,屡屡弄巧成拙;他不敢与邻居起冲突,因为面对他人的强势,他怕遭受打击报复;他不敢与朋友来硬的,怕这样钱万一就要不回来了……
人人都可以在余欢水身上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大反差,张力足
余欢水最开始的特点即使“怂”。一个怂的人,并不是坏人,也挺顾家,工作想做好,也很想讨老婆欢心,对于难搞的邻居他也能让则让。
家庭和职场两个环境里,余欢水都处在所有关系中,绝对弱势的地位,他被人压榨、被人控制,所有的反抗都在脑海里默默发生。
在人生最后一段时间里余欢水自爱起来了。在画展现场,摔碎瓶子,跟朋友要回来了十三万欠款;还打了辞职报告,自己硬气了一回;上司和徒弟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给妻子买了辆车,还和妻子离了婚;置办了一身高价的行头,要和世界轻轻松松告个别。
角色的前后反差、情景音乐的烘托渲染。
前半段人生有多丧,后半段人生就有多精彩。
短剧符合未来趋势
2020年的剧集市场,短内容、现实题材都是大的发展趋势。
2018年爱奇艺推出的一份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观众对于45集以上长集剧的弃剧率逐年攀升。
2016年,观众对于长剧集的弃剧率达到47%,2017年达50%,2018年第一季度已经增长至56%,在短集剧上观众追看到最后一集的比例是长集剧的4倍。
近几年长剧集注水严重和倍速看剧的影响下,可以看出观众的观剧习惯已经明显倾向于短剧集。
今年1月份播出的《唐人街探案》,目前正播的《我是余欢水》,《龙岭迷窟》等大火,足以看出优质的短剧是未来电视剧的趋势。
从这些角度来看,《我是余欢水》豆瓣8.5也是实至名归。
最近很少刷剧的我,又多了一部可以不是那么无聊的剧等着。
感觉还不错,希望不会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