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东卷•17(4分)19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答案】D
【解析】A.时间定位19世纪60年代,此时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后变为资本输出,故A项错误。
B. 材料中提及的是乡农卖丝,家置纺车,非资本主义工商业,故B项错误。
C. 入超转变为出超,即中国由进口多于出口,出口多于进口。但是材料伴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自然经济日趋瓦解,农副产品商品化,仅凭借丝织业无法改变中国的外贸格局,故C项错误。
D.材料表明伴随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国际市场的打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刺激了江浙丝织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