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周的作业日。 学习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
知道拆书火了一段时间,可是书究竟怎么拆?之前的“拆书”稿和赵周老师的“拆书”帮,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我所了解的拆书稿,是拆书作者深度阅读书籍以后,提炼出书中的精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著的主要观点阐述出来。
而赵周老师书中拆书的概念,是指用一定的方法,将知识拆为己用,用自己的方式,把书读成自己所需要的样子。
以前读过就忘,或者读完也不知道究竟有啥作用。而书中的方法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自己的武器……想想就很美好,很强大。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三个环节:
R=Read,阅读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引导促进
A=Appropriation 拆为己用
文字表达上极为简单,而实际运用起来,颇有内涵。
以往的阅读,看到大部头的书,会望而却步,中止阅读。其实我们的阅读,还可以更灵活更丰富。
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需求来。比如说我们想找一个答案。那个答案在哪里?
我们因为一个片段的文字,而有了灵感。
停下来,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阅读片段。
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实际操作起来,我们可以用彩色便签,来分别记下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使用经验。也可以用印象笔记里的模板来记录自己对一本书中片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