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三年多的痘痘闭口折磨后,今天终于能有资格写这个主题,小宁的内心是激动且欣慰的。和我一样和痘痘闭口长期斗争而未果的小伙伴们,请搬好小板凳🤓。
首先简单介绍下我悲催的战痘史。
本人中性/混干皮,中等耐受皮。算是天生皮肤底子不错的,整个青春期长过的痘应该不超过10颗。
谁曾想,2015年开始,由于无法追溯的历史原因,痘痘闭口们如噩梦般地赖上了我,挥之不去。有段时间真的是糟糕到只剩我妈认识我。
于是原本用什么护肤品都觉得没差的我开始了漫漫的自我拯救之路。
我知道和我一样战痘在一线的小伙伴们一定心急火燎地想看到底什么产品有效。但是,听老阿姨的话,今天的理论内容是战痘胜利的基础,必须先学习好了,才能进入下期的产品环节(苦口婆心脸)。
敲黑板之战痘理论第一篇:生活习惯。
(以下内容仅供轻中度痘痘闭口患者参考,“病”情严重者,请第一时间就医。)
1. 睡眠&压力
太太太重要了!小宁第一次大规模痘痘闭口爆发就是在一次重大压力事件过后,接着也因为自己病急乱投医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尽管脸蛋平复了,但只要连续两天睡眠不足,皮肤分分钟甩脸色给你看。
我知道这点是绝对的知易行难,小宁只能提醒自己提醒大家:再贵的护肤品效果也比不过饱满睡眠后的一张开心脸!
2. 正确清洁
️1⃣️清洁既要到位又不能过度。
化妆的妹子尽量回家就立刻卸妆,更不要作死带妆去健身房。
烂脸期间建议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保证到位清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温和的产品。曾经无知的我治脸心切,在脸上各种猛药叠加,不仅痘痘没消下去,还雪上加霜破坏了皮肤屏障起了一片小疹子🤦♀️。
皮肤状态回归正常后,因为化妆的原因我在晚上是会卸妆➕二次清洁的,每周还有一次深度去角质。当然清洁的频率和力度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适度调节。
2⃣️清洁范围包括和脸接触的方方面面。
毛巾啦,化妆刷啦,床上用品啦,甚至手机,都要养成良好的定期清洁的习惯,最大程度减少诱发痘痘的机会。
3. 正确姿势挤痘痘
简单来说呢,就是尽量不要挤!
作为一个资深痘姐,我当然知道这需要抵御多大的诱惑。但是过来人还是要语重心长地劝告大家:除非是成熟到露白头呼之欲出的痘痘,绝大多数情况下,手贱乱挤不但会延长痘痘平复的时间,还极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请控制好你邪恶的双手👋!
4. 饮食
对没错,还是老生常谈的管住嘴。对于痘痘和闭口肌来说,要注意的首要敌人就是糖和奶。
简单来说,这两种食物都容易引起血液中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含量升高,从而促进皮脂分泌而诱发痘痘(小宁老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当然每个人对食物对反应都不一样,小宁在战痘最艰苦时期是有严格控制糖分摄入的,牛奶对我来说却从来不是个问题,建议大家可以短期对某一种食物进行戒断来观察自己皮肤的反应,做到对症下药。
5. 精简护肤
初次战痘的宝宝们救肤心切恨不得看见治痘消闭口的产品就往脸上呼的心情我太太能理解了,以为擦上脸的都是满满的希望,殊不知,在没搞清产品成分功能就无脑叠加的后果往往是...
除了产品胡乱叠加带来的风险,很多时候皮肤状况不断的原因就是简单因为用的产品过于滋润了。
在我因为乱用祛痘产品大过敏肿成的那段日子里,简单的水乳就是让皮肤镇静恢复最好的良药。
Less is more,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好了,苦口婆心的生活习惯篇就唠叨到这里,接下来小宁老师要戴上眼镜,开始略显学术但至关重要的战痘理论第二篇:产品成分。
(以下内容仅供轻中度痘痘闭口患者参考,“病”情严重者,请第一时间就医。)
在研究“WHAT”之前呢,我们来快速理解以下“WHY”,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关于痘痘的成因,下图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晰明了,我就不再啰嗦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祛痘成分无非就是从控油、疏通毛孔、抗炎和杀菌这几大对应痘痘成因的角度来达到祛痘的效果。
小宁尽量用说人话的方式来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花式的抗痘成分及针对的症状,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祛痘产品。
各式酸类
相信大部分受痘痘闭口困扰的妹子们都会走上刷酸的自我拯救道路,要注意的是刷酸姿势一定要正确,否则治脸之路很容易就变成烂脸之路。
把酸刷上脸之前我们至少要对它的分类、性能和功效有个基本的了解。总体来说,常见的酸类有以下几种:
1⃣️AHA/果酸
果酸不是一种酸,是对所有从植物中提取的有机酸(α-羟基酸)的统称。常见的有甘醇酸(Glycolic Acid)、乳酸(Lact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和杏仁酸(Mandelic Acid)等等。
果酸分子小,水溶性,穿透力强,可以加快表皮角质层的脱落,增进表皮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起到“剥皮”的作用。
果酸的使用浓度范围很广,从日常去角质调理肤质的低浓度(<10%),到能去达真皮组织,改善痘痘、色斑和细纹的中浓度(10%-30%),还有属于焕肤性质的高浓度(>30%)。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皮肤需求和耐受性,循序渐进找到适合自己的种类和浓度。
多说一嘴果酸里面的网红 - 杏仁酸,这几年在台湾品牌的追捧下也是着实火了一把。杏仁酸在果酸里分子较大(作用于表皮较温和),脂溶性较好(能深入毛孔),这些特性让它不仅对痘痘闭口有改善作用,还能温和地发挥果酸的焕肤效果,改善毛孔粗大肤色不均等问题,是个不错的刷酸入门选手。
2⃣️BHA/水杨酸(Salicylic Acid)
BHA(β-羟基酸)的代表就是大家耳熟能详宝拉最爱的水杨酸。应该算是战痘大军中的最热门成员了。
水杨酸分子比果酸更大,能稳定地作用在浅层角质中;脂溶性,能顺着皮脂腺渗入毛孔深层,疏通毛孔清除多余油脂,改善毛孔堵塞,黑头粉刺。和果酸相比,更适合偏油性皮肤。
另外,水杨酸还有较强的抗炎和一定程度的杀菌功能,能更有效地治疗红肿的炎性痘痘。️浓度方面要起到抗痘效果至少0.5%以上,市售护肤品浓度不允许超过2%。
因为水杨酸的脂溶性和抗炎性特征,自己本身就是抗痘主力军担当之外,还能和杀菌类的好基友(过氧化苯甲酰)组合成黄金搭档,是轻中度痘痘的首选治疗方案。
不过,此基友是个狠角色,用起来一定要注意浓度和皮肤的耐受程度。小宁就曾烂脸在它手上,此是后话。
3⃣️壬二酸/杜鹃花酸 (Azelaic Acid)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双羧酸(不要再细问了!)。和杜鹃花没有半毛钱关系,是美丽的翻译误会。
此酸被证实的主要功能有:溶解角质(身为酸的基本功)、还能抗菌、抗炎,并且因为能够抑制黑色素,还有美白淡斑的功效,是一个集祛痘和美白集一身的多面手。另外因为是弱酸也相对温和,没有光敏性,副作用相对较小,理论上来说是个比较美好的战痘选手。
一般使用浓度在10%-20%之间,但因为本身是固体,比较难做到配方里,所以市售护肤品里含有壬二酸产品是屈指可数的。
4⃣️A酸❓
把A酸大大拉出来的目的其实是要引出它更友好更接地气的好亲戚:A醇/视黄醇(Retionl)。
众所周知,A酸很强大但因为作用之强副作用之大被归为处方成分,护肤品是不允许添加的,在这就不做讨论,大家要用的话还是谨遵遵医嘱。
同样作为维生素A的衍生物,它的亲戚A醇(Retionl)在擦上皮肤后,会先转化成A醛,再转化为A酸,从而发挥效果。
具体的功效有:改善皮脂腺功能并抗炎➡️改善痘痘闭口;加速肌肤新陈代谢➡️细滑嫩肤;防止胶原蛋白降解、逆转光老化➡️抗皱抗老;抑制黑色素产生➡️美白产品好搭档,真真是是一个全面牛B的选手。
副作用嘛,最最要提醒的就是孕妇🤰需避开啦,其次有光敏性最好在晚间使用并一定要做好防晒;另外此货功效强大但刺激性也略大,敏感肌和第一次尝试的宝宝们记得要从低浓度低频率开始慢慢建立皮肤的耐受性。
费老劲终于说完了战痘大军中的花式酸类队伍,接下来我们聊聊另一个小分队:杀菌成分。
1⃣️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
过氧化苯甲酰/BPO,就是大家熟知的班赛,是一种过氧化物,能释放高氧来杀死造成痘痘的厌氧痤疮杆菌,是一种很有效的痘痘治疗杀菌剂,更适合红肿的炎性痘痘,也不会产生耐药性。通常和疏通毛孔的水杨酸组成战痘黄金搭档。
市售的非处方浓度在2.5%-10%之间,通常2.5%的浓度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刺激性较小。
千万不要踩小宁无知踩过的坑:在没注意成分的情况下,直接用了一阵子5%的过氧化苯,结果我这种耐操皮整个大烂脸,当了半个月🐷,说起来都是泪。
2⃣️硫磺(Sulfur)
硫磺能杀菌除虫螨,加速死皮和老化角质层的脱落,也是祛痘抗菌成分里常见的一员。不过和过氧化苯相比,虽然刺激性较低但效果也偏弱。
最常见的含硫磺产品就是各种痘痘点涂lotion,通常含10%的硫磺,用来涂在挤过的红肿痘痘上,能加速痘痘干瘪,促进伤口愈合。
3⃣️ 茶树精油
算是最家常的抗痘成分了,有卓越的广谱杀菌功能,穿透性强刺激小,除了杀菌消炎,还有收敛毛孔的作用,是天然有效的适合红肿发炎痘痘的辅助治疗成分。
茶树精油虽好但一定要达到一定浓度(5%)以上才会有较好的祛痘效果。那些护肤品里有茶树精油添加的通常都达不到有效浓度,小宁自己是会用纯茶树精油(少量稀释)来对红肿或挤过的痘痘进行点涂,起到杀菌的作用。
终于,吐血整理的理论篇写到了尾声。知道你们懒,贴心如我还总结了以下简单易懂的图表,让你成分功能一目了然,我就问 感!不!感!人!?
(如果有点感动你就点个“好看”🎵~)
好了,今天的超级干货的分享就到这里,想要知道究竟什么产品好用的宝宝们,请关注KIS宁,下篇产品分享已经在路上,咱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