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张鹤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迄今已有23个年头了。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淡薄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崭新形象,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热爱教育,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爱着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更深深爱着我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爱心架起沟通的桥梁”,拥有高尚的师德,拥有一颗慈爱的心尤为重要。记得几年前,她班新转来一个叫小航的男生。孩子的父母都在杭州打工,他跟体弱多病的爷爷生活在一起。小航的养成习惯特别不好,自理能力很差,打架、骂人、上课溜号、不完成作业… …同学们都对他 “敬而远之”,张鹤老师也觉得很头疼。于是她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小航的实际情况以后,她决心用真诚的关爱来帮助他。先找他谈心,肯定他的优点,接着鼓励他改掉缺点和不足,同时号召班级的同学都来关心他。课上,鼓励小航积极回答问题,以增强他的自信心;课下,让同学们主动接近他,跟他一起学习、游戏,使他尽快融入到集体中来。两个月后,小航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再也听不到他打架骂人的消息,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而且完成的质量越来越高。孩子的父母打工回来看到孩子的变化,对她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小航跟老师的关系甚至比跟他的父母还要亲密。在以后的育人道路上,她始终以“爱”字当头,因为它是育好人的法宝。
二、投身教学改革,提高业务水平
尽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她始终牢记,教师应该具有睿智的头脑、师者的风范、博大的胸怀,更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创新的精神。她抓住每次国培,校本研修等师训部门培训学习的机会,认真听课,做好记录,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反思,仔细揣摩,把所学至所用。工作中,她始终注重学习新理论、新经验,探索新方法,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不断强化“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与此同时她在网上观看一些专家的优秀课展现活动,每次听完他们的课,她都会认真总结和反思,寻找差距,吸取他们的优点。同时通过对学生实行“减负”、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使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更加认识到师生关系应该是把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当作知识的容器,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师生默契的合作,情感的交融,只有带着微笑走进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教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的教学成绩也名列前茅,她所带的班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毕业后的学生喜讯连连,两名学生考入北大学习,一名考入复旦大学。
三、勇于实践,升华自我
多年来,她始终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从课堂中找不足,不断反思和摸索。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琢磨,实践,和组内教师探讨研究新教法,新课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自己自制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像40分钟要质量。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她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关键是一个“实”字,老师要扎扎实实的教语文,学生要扎扎实实学语文,教学模式无论怎样改变,其实质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有教学手法上的更新。所以同学们喜欢她的语文课。
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她相信,只要爱岗敬业,定会有收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育工作苦乐相伴,她将继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用爱心作桥,以真心为念,潜心育人,情洒教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