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

巴里·施瓦茨 梁嘉歆 黄子威 彭珊怡译

印象深刻点

  • 去总结为什么我们选择某样东西后,结果发现对这个选择未来的预估更错的离谱。语言的局限性真的超过了我的想象。原来以为我们应该去总结为什么做某个选项,但也许这样的总结没有想象的那么有益处。
  • 现在选择太多了。不要试图去做最大化的选择者,做个满足者就好了。每个类型的产品太多了,比较花费的时间不值得。选择你特别在意要做的选择领域就好了。
  • 选择多了会让人焦虑,而不是变得幸福。不过说到底,还是看你怎么利用你所拥有的的选择。相比没有选择,现在拥有了选择,不是挺好的么。对于不是那么重要的选择,随便选选就好。
    • 当选择太多时候,我们相比可能懒于做选择。比如金钱、钢笔 VS 金钱、钢笔、2个廉价笔。
    • 损失规避。错过了注册近的健身房时机,会找借口说我运动量够了。
    • 错买了相同时间段的滑雪票,会选择去贵的而不是去那个好的。

不作为惯性inaction inertia

当人们错过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机会,将会对随后出现的类似机会置之不理,哪怕后来出现的机会比之前的更有吸引力。

不作为惯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买了八千多公里的往返机票,却没有报名参加飞行常客奖励计划,如果再给一次机会我们也不愿意报名了。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说:“我并不常坐飞机,不值得搞这么麻烦。”而如果选择报名,就会后悔自己没有早早报名参加。同样,拒绝参加一个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的健身俱乐部之后,我们又回心转意了,却发现报名已经结束。于是我们就会拒绝参加离家20分钟路程的健身俱乐部。我们可以对自己说,自己平时的运动量已经够了,或者就算办了会员卡也不会经常用。而一旦我们选择了距离较远的健身俱乐部,这些理由就不成立了,只留下当初没有下定决心报名的悔恨。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效应几乎无处不在。在一项研究中,参加者假设自己买了去两个不同地方的滑冰票,然后才发现两张票是同一天的。一张价值50美元,另一张价值25美元,但是25美元的那个地方环境更好。人们会选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选的是去50美元的滑冰场。同样,专业篮球教练让酬劳更高的篮球运动员上场的时间更长,而不会考虑他近期的表现如何。白手起家的人比继承产业的人更愿意花钱扩张自己的生意。而在上述两种情况中,真正应该考虑的是篮球运动员或是这项生意未来的表现。
我确信沉没成本更多是受到规避后悔的驱使,而不是规避损失,因为,当人们需要为最初的决定负的责任越大(无论是买溜冰票还是昂贵的鞋子),沉没成本就越高。如果沉没成本效应仅仅是为了避免损失,那么无论这个损失是不是你的错都无关紧要,损失始终是损失。

后悔

选择越多,你就越会想“要是……就好了”。而每一次想“要是……就好了”,后悔程度就增加一点,对已作出的决定满意程度则减少一点。如果走进银行发现只有一个窗口在服务,而且前面排着长长的队,这多少让人觉得烦恼,但不至于后悔。但如果有两列队伍,而你错选了更慢的那队呢?

个人主义和自责倾向

高度的个人主义不仅意味着我们希望所有事情都完美无缺,也意味着我们希望是自己使这一切完美无缺的。而当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我们就会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别的一些更普遍的因素。也就是说,这种文化设立了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因果解释方式,促使我们在失败时责怪自己。正是这种解释方式使我们在面对失败时增加了患抑郁症的可能。

由此推论,对家庭、社区组织、宗教团体等群体的义务与归属感本来可以有效地预防抑郁,正是因为现代社会过于强调个体的自主自控,才使得原本的抑郁症疫苗失效。人们在坚持自我和融入群体之间摇摆不定。社会参与会弱化自我,反过来说,关注自我也必将减少与他人的联系。

我觉得这是应该的,我对我自己负责,我压力大了进步才会快,虽然可能代价是我承受不住压力崩了。但只有不断给自己压力的社会才会进步,而不只是追求所谓的快乐。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重担

美国人花在逛街购物上的时间可以称得上全球之冠,平均每周要逛一次购物中心,比去教堂还频繁。而且整个美国的购物中心比中学还多。在近期的一项调查中,高达93%的被访少女说逛街就是她们最爱的消遣活动。成年女性中也有很多是购物控,不过职业女性算是异类,她们和男人的态度差不多,都觉得逛街确实是件麻烦事儿

虽然我没有总是去购物中心购物,但是我真的是每天要么上网(wws)随便买买买囤囤囤,或去离家五六分钟的超市瞎买。我还自我安慰购物是为了让自己放松- -但是相比我的时薪,就算瞎买打折商品省下来的钱真的不算什么,好不如好好用于工作升职呢。虽然我买的东西也算是我需要的吧- -

第二部分 是什么在操控你的行为

明智的选择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大多数明智的选择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你的目标;2. 评估目标的重要性;3. 列出可能的选择;4. 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5. 选出最佳选项;6. 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peak-end rule

peak-end rule人们对体验的记忆与过程中的感受好坏无关,只与“峰”和“终”这两个关键时刻的感受有关,即事情达到高峰时的感受和事情结束时的感受。

第二组在接受标准检查后,医生还会把仪器留在病人体内20秒。这样做还是会让人不舒服,不过比探头在身体里移来移去的时候要好一些(两组病人都是因为有实际需要而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而非仅仅为了完成实验)。第二组病人的难受程度跟第一组是一样的,只是最后20秒感觉没那么难受。但是第二组病人认为自己体验到的痛苦没有第一组那么强烈。虽然两组都有相同的高峰体验,但第二组在结束时感觉更好一些。5年之后,更明显的差异出现了。第二组病人比第一组更愿意回医院接受结肠镜复检。因为他们记忆中的体验没那么痛苦,所以就不会那么回避这件事。

确认我们的目标真的很难

无论是预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体验,还是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都不可靠

无论是预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体验,还是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都不可靠,不能正确地反映事情发生时我们的真实感受。然而,正是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主宰着我们的选择。我们知道,在这个选择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要确认我们的目标真的很难,而这正是我们作出明智选择要迈出的第一步。仅仅是这一步,就已经让我们对自己做过的选择失望透顶了

轻信这种道听途说的“证据”

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会轻信这种道听途说的“证据”,甚至会因此否定《消费者报告》的建议。因为这些故事生动逼真、细节丰富,而且是活生生的事例,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十分重视这类信息。

对啊,所以我才会在意朋友说的故事而不是那么相信书本或者媒体告诉的信息。对于器材评测也是,网上信息实在太多了,但是如果是某个朋友充满自信告诉我,我可能会更加相信。原来我觉得我还是有道理的,毕竟网上文章可能是软文,但是有些评测真的分析了方方面面,挺有说服力的,比如买什么相机的评测。

可获得性启发式

人们会对某些类型的信息过度重视,这种现象称为可获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

可获得性启发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的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件比不容易想起的事件更常见。

风险厌恶症

当决定自己的收益时,人们倾向于规避风险,都有风险厌恶症。而当人们面对损失时,一个个都变得极具冒险精神,都是寻求风险的冒险家。

第4章 谁能作出最佳选择

最大化者穷尽所有的选项

最大化者要确保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佳选择。可是,又有谁知道哪个选择才是绝对的最佳答案呢?唯一可能的方法就是穷尽所有的选项。因此,在浏览过所有选项之前,最大化者无法作出选择。要是不把所有商品都作一番比较,他们就无法确定自己买的是不是最划算的。最大化者的决策方式意味着一项艰难的任务,而随着选项的增加,这项任务会变得越来越恐怖。

最大化量表

最大化量表□ 每当面对选择,我总会想想有没有其他可能,甚至是一些目前不可能实现的选项。□ 无论现在的工作多么适合我,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准没错。听收音机时,即便我很喜欢正在听的这个台,我也会听听其他电台还有什么节目。□ 看电视时我常常换频道,即便正在看一个节目,我依然会浏览一下其他频道的节目

最大化者三重困境: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

但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那么每增加一个选项都可能会让你深陷三重困境: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

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决策的质量,是客观结果还是主观体验

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决策的质量,是客观结果还是主观体验?我认为,在大多数时候,自己的感受才是评价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经济学家的消费决策理论认为,人们会最大化他们的偏好或满意度。在现实生活中,“满意度”和“偏好”很明显是主观而不是客观的。如果我们对某个事物感到失望,那么客观上的最佳效果也就一文不值。

最大化的缺点是那么明显而优点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还会有人用这种策略呢?第一个解释是,许多最大化者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倾向。他们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时会遇到麻烦,而且害怕后悔,连做选择的最后那一丁点儿满足感都得不到,但是他们却从未意识到问题的根源。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有些事物(目前还处于未知状态)创造出了最大化者,这两者联合起来让做决定变成了不愉快的经历。

第三部分 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习得性无助会削弱我们尝试探索的动力

我们确实会习得“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场面”的那种感觉。而在我们习得这种感觉后,后果可能很严重。习得性无助会削弱我们尝试探索的动力,影响我们在新的情境下判断情况能否可控的能力,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使个体更容易患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习得性无助还会导致抑郁

更多的选择机会并没有让人们感觉更好

期望增加

第一,随着选择和控制的体验越发广泛而深入,人们对选择和控制的期望也在增加。

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控制

第二种解释是,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控制。当选择机会增加到某个临界点时,我们反而会感到无力应对。与其说我们有更强的控制感,不如说选择多到让我们应接不暇。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明智地选择,那么拥有更多的选择也不是什么恩赐。

决定哪些选择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把精力都集中在那儿

我们必须自己决定哪些选择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把精力都集中在那儿,即使这样做意味着会错过许多别的机会。选择对什么事情作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社会关系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减少了自由、选择和自主权。

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会束缚自己,而不是解放自己。而常识往往告诉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会让人感到满足。

不是啊,这样的社会关系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乐意被束缚。选择的自由也包括了在合适的时机可以放弃这自由。

选择的负担有多重

生活中的选择太多了……却没人注意到选择的负担有多重……我们缺少自律的习惯,人们更乐于发现和创造自我,而不是接受既有的角色。

没有合理利用选择。

我们为了增加财富和自由付出的代价就是降低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赚得多,花得也多,但我们却很少有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感到寂寞,而孤独感似乎不仅源于孤独,也来自亲密感的缺失。我们到邻居家串门的时间变少了,探望父母的时间少了,更不要说远房。

如果把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时间用金钱来衡量,那就很蠢。

时间紧迫感因为把时间用在做选择上

造成这种时间紧迫感的不是别的,正是因为我们把时间都花在准备做选择、做选择的过程、重新评估选择或者后悔自己的选择上了。

建立并维系那些意义重大的社会关系必然受到它们的约束,即便这些关系让你感到不满,也毫无怨言。

自由市场的一个重要好处就是为人们提供了“出口”,让大家有机会表达不满。社会关系就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像抛弃自己曾经喜欢的餐厅、麦片或者旅游景点一样,随便开除我们的爱人、朋友或者是团体成员

自由与承诺忠诚之间获得平衡

要在选择自由与承诺忠诚之间获得平衡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平衡点。那些热爱选择和行动自由的人就应该远离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些看重稳定和忠诚的人就应该努力追求它。大部分人会把这两种模式混淆在一起,搞出个四不像。如果我们没办法建立自己想要的那种社会关系,就会感到自责。而实际上我们真的常常无法做到。

运用规则、设定、标准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

通过运用规则、设定、标准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有更多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那些无法回避的选择。当然每个次级决定都会付出代价,每作出一个选择就会失去另一些好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决策方法,我们可能一天都过不下去。

限制来自于文化

对人来说,这些限制来自于文化。一些文化会对物质丰盛有诸多限制,而美国的消费文化在过去几十年里却一直努力消除这种限制

需要”和“喜欢”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大脑系统掌管

需要”和“喜欢”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大脑系统掌管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协作,但大部分时间是单独运作的。毒品成瘾者极度地“想要”吸毒,即便直接吞服药物也只能带来微乎其微的快感。刺激老鼠的一部分大脑区域可以让它们“想要”食物,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喜欢这些食物。因此“需要”和“喜欢”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分离的,就好像我们希望得到的选择和实际作出的选项是分离的一样。

我需要食物和我喜欢吃吃吃是不一样的。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选择权时,却未必真的想要选择。同时,如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作出选择,生活就会比我们想象中更糟糕。

第6章 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机会成本

每一个选项的价值都不能独立于其他选项而单独评估。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这被称做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选择去鳕鱼角沙滩度假就会错过品尝加州美食的机会。找一份离男/女朋友近的工作可能就意味着远离家庭。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包含机会成本。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因为作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选项数目多到会让主观满意度降低

我们越沉浸于这种想象,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就会越低。因此,选择越多,我们就会越难受。如果最佳假期、最佳工作或是欢度周六晚上的最佳方式真的存在,那么增加选项只会让生活更美好。因为任何新增选项都可能是最佳选择。但事实上这些最佳选择并不存在。最终决定决策质量的是人们做选择时的主观感受。如果选项数目多到会让主观满意度降低,我们的感觉往往更加糟糕。

研究中的被试无论是在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情况下都不愿意作出取舍。面对所有要权衡得失的状况,任何事情都变得极不确定。而随着备选的选项增加,需要作出的权衡就更为复杂。

推迟或逃避决策

要是人们每每做选择都被迫权衡得失,他们会怎么做呢?可能之一就是推迟或逃避决策。

当只有一个诱人的选项时,三分之二的人都会选择它。而当同时面对两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时,只有略多于一半的人会选择其中一个。增加第二个选项会导致冲突,迫使人们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权衡再三。如果没有一个非买不可的原因,那么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可能就会把两个选择都忽略掉。第二个选择让选择变得更艰难,消费者需要恰当的理由分辨这些选项,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

提供一个明显更差的选择,可以促使消费者当机立断地作出决定。因为看到性价比更差的爱华CD播放器,消费者对索尼播放器更有信心,即使市面上还有其他品牌、型号的CD播放器可供选择,而且第二选项在各方面都比第一选项逊色不少,但它还是会起到锚的作用,让买家对第一款CD播放器的信心大增。这个对比让买家觉得索尼播放器简直是价廉物美。

增加新的选项带来的冲突使得在两种笔中选出一种变得更加困难

选项需要权衡,所有选项吸引力降低

如果人们面临的选择需要进行权衡才能决定,而且选项相互之间冲突的话,所有选项的吸引力都会明显降低。

人们觉得要权衡再三才能作出选择实在太痛苦了,所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帮他们做决定的机会。

权衡比较

我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自己去做权衡比较。我们不愿意亲力亲为,因为当我们想到机会成本和它背后的损失后,心里会觉得不好受。

权衡带来的消极情绪不仅会使选择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选择本身的质量。大量证据表明,消极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范围缩小。我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个因素上,而不是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忽略掉非常重要的因素。消极情绪让我们分心,诱导我们关注情绪因素而不是选择本身。需要权衡的因素越多,选择风险就越高,消极情绪就会更强烈,这就会严重影响选择的质量。

复杂的选择往往包括由多个特征构成的多个选项,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思维状态。然而这些重大决定往往让我们的情绪波动更大,从而阻碍我们获得必要的思维能力。

选项增加,被拒选项的优点就会强化,导致最终选定的选项带来的满意度降低

如果选项增加,被拒选项的优点就会强化,导致最终选定的选项带来的满意度降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增加选项会降低主观幸福感。被拒选项在我们脑海中盘旋,最终选择带来的满足感就会被稀释。

对理由的思考可以改变选择结果

这也暗示出,人们在做选择时并不是先思考,后决定的。

鼓励人们写下自己喜欢某物的理由,即便只是给自己看,也能改变个人的偏好

当人们被问到喜欢某物的原因时,可能会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相反,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恰恰是最容易表达的。人们可能更容易说出为什么一幅海报比另一幅更有趣,却没法说出为什么梵高的画比莫奈的更好看。因此他们就抓住自己所说的,把它当成自己的偏好和选择的基础。但话一出口,话语就比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更多。在做选择的时刻,这些直白的理由举足轻重。

最容易说出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真正重要的

但是话一旦说出口,它的重要性就会陡然增加。

分析恋爱关系能够带来新的觉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恋爱关系的本质。但事实恰好相反。研究者发现,与分析过自己恋爱关系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更准确地预测出未来数月后恋爱关系的状况。那些被要求分析理由,而且把关系描述得比较积极的人,6个月后未必和当时的伴侣在一起。就像前面的海报研究一样,被要求提出理由时,人们会把无关紧要的因素放大,因此对未来的关系作出更不可靠,而不是更精确的评价。

分析过后再做决定很容易犯错。

如果选择少一点,限制多一点,许多权衡也就不需要了,他们的自我怀疑就少一些

不需要花力气寻找选择的依据,满意度也更高,决定后也不会再度陷入怀疑中。

有太多选择时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你要对发生的事情负责。

拥有对好坏的判断力是生存的关键,但是判断好坏远比从好的东西里挑出最好的简单多了。

长大就意味着需要作出更多选择,放弃更多机会,但我们的进化史让这种选择过程变成一个大难题。学会选择相当困难,而学会作出明智选择更是难上加难。要在这个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里作出明智的选择就更是难于上青天。

一种人认为婚姻是唯一牢不可破的终生承诺,另一种人觉得只要双方同意,婚姻的协议就可以改变或撤消。我们可以预见,那些把婚姻当成不可变更之诺言的人,比婚姻态度随便的人愿意花更多的心思经营婚姻。结果就是,“无法更改”婚姻的人比“可以更改”婚姻的人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当那些认为婚姻可以改变的夫妻分开时,我们往往会想:反正他们不幸福,对婚约的灵活态度反倒是件好事。实际上,这种随随便便的态度正是导致婚姻失败的罪魁祸首。

“足够好”的标准会减少资料搜索的工作量,不用为更多选项煞费苦心。由于需要考虑的选择更少,机会成本也会降低。并且,满足者不会满脑子都是虚构的完美世界,不存在各方面都极具价值的完美选择,也就不需要费神权衡。

第7章 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把理想情景融合到一起的能力为后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面对选择时,我们都会选择最不容易后悔的决定

后悔不仅是大多数选择的重要后果,对后悔的预期也是促成选择的关键诱因。

不作为惯性

为了规避后悔,人们还会选择不做任何反应,这被称做不作为惯性(inaction inertia)。

而一旦我们选择了距离较远的健身俱乐部,这些理由就不成立了,只留下当初没有下定决心报名的悔恨

沉没成本更多是受到规避后悔的驱使,而不是规避损失

沉没成本更多是受到规避后悔的驱使,而不是规避损失,因为,当人们需要为最初的决定负的责任越大(无论是买溜冰票还是昂贵的鞋子),沉没成本就越高。如果沉没成本效应仅仅是为了避免损失,那么无论这个损失是不是你的错都无关紧要,损失始终是损失。

在餐厅吃饭时,无论我吃得多撑,都会强迫自己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光。要是我已经看了一本书的前200页,我就会逼自己看完,无论它有多无聊。这样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

影响后悔的因素

两个影响后悔的因素,第一是个人对结果所负的责任,第二是想象出一种更优选择的难易程度。选择的可能性显然被排除在这两个因素以外。如果没选择,你会感到失望吗?有可能;后悔吗?不可能。若你只有有限的几个选项,你会全力以赴选出最好的,但这个世界可不会轻易就让你心想事成。如果你面对众多选项,当中有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好的,你觉得你理应找到它。而当你实际选择的那个让人失望透顶,你就会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作出更明智的决定。随着选项数量的不断上升,彻底了解所有选项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考虑到可能存在一个最佳选项,你就会预感自己以后可能会因为没选中它而后悔,因此你可能会逃避,不做任何选择。

选项越少越不会后悔。

没有任何一个选项可以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

考虑到一个选择包含了多种复杂的可能性,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选项可以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这种状况会促使人们考虑选出最佳选项的机会成本。选项越多,其他选项在某方面优于已选选项的可能性就越高,机会成本就会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随之增大的还有后悔程度。最好的车如果没有配备最好的音响,不只会引发预期性懊悔(我会不会因为买了这辆车而恨死自己?),也会引发决策后懊悔(为什么他们就不可以把音响做得好一点呢?)。选择越多,你就越会想“要是……就好了”。而每一次想“要是……就好了”,后悔程度就增加一点,对已作出的决定满意程度则减少一点。如果走进银行发现只有一个窗口在服务,而且前面排着长长的队,这多少让人觉得烦恼,但不至于后悔。但如果有两列队伍,而你错选了更慢的那队呢?

第8章 适应——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生活中很少有如我们预期中那么美好的事。经过一轮痛苦的挣扎,你最终选择了雷克萨斯,并试着把其他车的好处都抛诸脑后。但当你启动新车之后,感觉却很一般。这对你来说简直是双重打击——为自己没选的那款好车后悔不已,对自己选的这款失望透顶。

人们很容易适应,所以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更糟糕的是,人们一般都没料到这种情况会发生。愉快的记忆随着时间不断消逝,最后常常产生让人不快的结果。

相比生活在选择有限的世界中的人,生活在选择繁多的世界的人失去这种快感后会更加沮丧。

那些常怀感恩的心并且不吝表达出来的人,身体更健康、对未来的态度更乐观

第9章 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许多人们原本能够体验到的满足感都悄然流失,部分原因也许是,可用来跟我们的体验相比较的事实在太多了。再一次,我们看到过量选择导致了人们的不满

当人们评价某种体验时,会进行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比较:■ 跟希望得到的体验相比;■ 跟预期中的体验相比;■ 跟近期的体验相比;■ 跟他人的体验相比。

在这个寿命长度和疾病控制都空前进步的年代,人们对健康的焦虑也是空前的。美国人期望能活得更久,还要求身体机能保持完好。所以说,尽管现代医疗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但并没有带来恰如其分的满足感。

和我们做的其他事相比,控制期望也许更能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

减少极佳体验出现的次数。

探寻个体对社会比较信息的不同反应,结果发现,这类信息对快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分散注意力以及进行反思

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分散注意力以及进行反思。快乐的人擅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不快乐的人会不断反思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使得自己更伤心。

到底是不快乐的人比快乐的人更喜欢反思社会比较,还是反思社会比较使得一个人不快乐?我猜两个都有道理。

购物时,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关注社会比较。他们更留意别人在买些什么,更容易被其他人对该商品的满意程度影响。

第10章 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

无节制的选择反而让人受罪。无论是购买日用品这种小事,还是选择伴侣、工作等人生大事,若是结果让人失望,我们就会问自己为什么。而当我们开始问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往往会让我们责备自己。

控制感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近年来控制感的增加导致了人们对控制的期望值升高。我们越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越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我们的教育应该既有趣又实用;我们的工作理应既激动人心又富有社会价值,而且还要收入丰厚;我们的伴侣应该既是性感尤物,又忠贞不二,不但有过人的头脑,还要善解人意;我们的孩子应该漂亮、聪明又乖巧,还要个性独立;我们买到的东西一定要是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面对浩如烟海的选择,我们不再因为一样东西“够好”就感到满足。我相信,强调选择的自由以及现代社会所提供的大量可能性,是人们形成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的主要原因。

鼓吹女性以瘦为美的社会(如瑞典、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白人社会)和其他地区相比,有更高的进食障碍(暴食症和厌食症)发病率。更严重的是,在这些社会里,女性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之多。而在崇尚合理身材的社会里,抑郁症的性别差异要小得多。

瘦身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人们认为体重是可以控制的,而要漂亮就要瘦。当变瘦的努力失败,不但每天照镜子时都要失望,还要承担“漂亮不起来都是自己的错”的内疚

无法达到的期待,加上为失败承担个人责任的倾向,形成了致命的组合。我们可以预期,这个问题对最大化者来说尤其尖锐。在失去机会、后悔、适应和社会比较的时候,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多地受到高期望和自责的折磨。最大化者会花很多工夫去做决定,并且对结果有极高的期望,从而也可能经受极大的失望。

人们越看重个人自由和选择,这个国家的自杀率就越高。埃克斯利指出,这种价值观能让部分人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国家或者社会生态的层面上却是有害的。

把选择当作负担而不是恩惠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现象,而是各种心理过程复杂交互的结果。不断增加的期望、对机会成本的敏感、对让步的厌恶、适应、后悔、自怨自艾以及社会比较和最大化倾向,这些心理过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

第四部分 明智的选择

选择过多引发焦虑,再加上后悔、适应、社会地位、社会比较、和影响巨大的最大化倾向对选择的影响,心理焦虑只会有增无减。

读后感

选择太多对我影响不是那么大?

对于选择太多的无力感和焦虑感我是不是越来越习惯了?

  • 买什么相机时候还是很纠结- -会比较好多品牌- -
  • 买其它东西好像比较随意?尤其是水果和调味料,反正不贵,随便买呗。
  • 去什么餐厅吃,呃,对方说什么就什么。一个人怎么方便怎么来。

那选择太多对我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而且重要的决定不是由我选择的,比如COV 19对我的影响,根本不是我选择的。还有我是否能升职,所以选择对我的焦虑影响不是那么大?

或许也是很重大的选择的决定还没有到我做决定的时候,比如买自住房,买什么车,和谁在一起这种决定- -

只有做了重大选择的我才会更成熟?
所以这本书关于选择的问题对我影响不是那么大?

我后悔我做的选择么

好像还好,虽然重新来过我会做另外一些选择:

尽早开始减肥(如果这样说,我现在就应该努力,不是未来后悔,减肥总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容易让我抑郁的事情= =

  • 高中时候努力考清华北大= =(这个好像有点难)

  • 本科时候努力学习编程,本科毕业就工作= =

  • 硕士毕业的时候应该努力刷题!!!

好啦,太多重新选择我会选择不一样的事情了,但是没有多后悔,把握当下呗,在后悔方面我的后悔情绪持续时间不长,是不是也算一个优点。就算我愚蠢买了瑞幸咖啡,第二天雪崩,我也没有多后悔。

不过话说我好像还是很后悔买了堪培拉的投资房的。

我觉得我最近很焦虑的原因

  1. 职业选择的焦虑。为什么别人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在股市和职业上取得了成就,而我没有。其实这也可以归因为选择的焦虑。太多职业可以选择了,所以我试图成为最大化者,毕竟职业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选择。会影响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话说现在的我只有在当下的工作角色中做最好吧。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也许有些人做着相同的SWE可以拿钱比我多,但我真的难以最大化选择。有利有弊吧。虽然现在的处境是我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因为我困在澳洲,所以拿一半工资很不爽,但是毕竟有人比我惨很多。
  2. 投资的选择太多的焦虑。投资就更难选择了。
    我对我拥有的习以为常,没有拥有的更想要拥有的焦虑。
  3. 也是因为亲密关系的缺失。呃,我选择了没有亲密关系这条道路- -我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事实是,我孤独了- -
    这大概就是作者说的我以为我想要什么,但是我以为我想要的东西对我不是那么重要。
    我做了错误的选择- -
    我还是会长期以往做这样的错误的选择。

作者关于文字化表达你选择的原因其实不是你内心真实声音这个观点,我觉得也许有实验室数据来支撑,但是我还是觉得我需要文字化整理我的思路。

花费了很多时间在选择上

  • 选择什么股票- -
  • 刷新闻(也算一个选择?为了知道我可以做什么更好选择?不过也是为了成为和人谈资?= =)
  • 贷款的选择?

我怎么样可以减少我选择的时间?

  • 用在选择股票上的时间还是需要的,毕竟我要学会理财
  • 刷新闻的时间也是需要的,我要休息- -
  • 纠结是否给某人发信息的时间就不用了- -或者无聊看手机看看有没有人理我时间也不用了,几乎没人理我- -
  • 刷wws看看买什么的时间- -那点节约的钱根本不算什么啊- -我就是有购物癖= =
  • 纠结这周午饭吃什么- -呃,中午出去吃越南粉或泰餐或日料,路上那点时间肯定比我刷online shopping少- -

做选择时候可以做的改进

假设你打算入手一套新的音响系统,走过一家店的橱窗时刚好看到CD播放器清仓大减价,并且只限一天。你可以用远远低于市场价的99美元买到畅销的索尼CD播放器。你要买吗?还是要再看看其他牌子和型号?假如橱窗上不仅有“仅售99美元的索尼播放器”的广告,还有“169美元的爱华高级播放器”,这个价钱同样低于市场价。你会选择其中一个,还是会到处看看或者迟些再做决定?

当只有一个诱人的选项时,三分之二的人都会选择它。而当同时面对两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时,只有略多于一半的人会选择其中一个。增加第二个选项会导致冲突,迫使人们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权衡再三。如果没有一个非买不可的原因,那么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可能就会把两个选择都忽略掉。第二个选择让选择变得更艰难,消费者需要恰当的理由分辨这些选项,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

呃,我是会决定迟点做决定。
以后我大概是觉得价格还可以,就买呗。不过我觉得买价格不是很贵的东西比如衣服家电什么的我真的是比较随意的。
不过我的问题好像是觉得价格真的很可以,就买了好多屯着- -比如我现在厨房里的东西真的好多= =我怕我缺少什么,其实这些东西大概都是我没那么需要的= =用完了我完全可以再去买= =
但是价格有点点小贵(其实也没多贵啦),比如相机,我还是纠结了很久= =

不过我真的是很容易被促销广告所吸引买了我原来不需要的=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选择小实验在一项研究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可以加分的作文题,其中一组学生有6个主题可选,另一组有30个主题。结果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选择写作文以获取加分的人数更多,而且文章质量更好。研究者请两组学生分别评价6款或是30款巧克力的包装,然后选出一种试吃,接着对它进行评分,最后可以选择一小盒巧克力或是现金作为报酬。结果,与6款巧克力组相比,30款巧克力组的学生对自己所选的巧克力的味道评分更低,而且拿巧克力作为报酬的人更少。

是啊,巧克力口味选择实在太多了!!会让我对我选择的最终巧克力没那么满意。茶也是- -不过我的选择是有什么茶,都买!那就不会后悔了。调味品也是。

鼓励人们写下自己喜欢某物的理由,即便只是给自己看,也能改变个人的偏好

那些被要求写下理由的学生更喜欢有趣的通俗画,而非梵高或莫奈的高雅艺术品。相对而言,那些不需要写理由的学生则更喜欢大师的名画。可见,鼓励人们写下自己喜欢某物的理由,即便只是给自己看,也能改变个人的偏好。那些写下理由的人比其他人更愿意把海报带回家去。但在随后的电话访问中,那些写下理由的人对他们选到的画显得更不满意,不乐意继续收藏,也不太想把它挂出来或者带回家,而且更愿意转手卖给别人。
原因可能在于,当人们被问到喜欢某物的原因时,可能会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相反,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恰恰是最容易表达的。人们可能更容易说出为什么一幅海报比另一幅更有趣,却没法说出为什么梵高的画比莫奈的更好看。因此他们就抓住自己所说的,把它当成自己的偏好和选择的基础。但话一出口,话语就比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更多。在做选择的时刻,这些直白的理由举足轻重。

是么??虽然我有点怀疑真的那么多学生选择通俗画?这个选择应该挺好表达的啊,大师的画有更多触动。让我很难表达,表达出来却改变我决定的例子真的很多么?我还是觉得我需要表达出?

什么选择对我来说最重要

  • 职业
  • 感兴趣事情的完成程度,比如环境是否可以总是给我提供新鲜感
  • 我拍照和视频的完成程度?(因为现在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打光、器材等如此重要,如果不重要什么人都可以很快入门,那哪里能体现专业性呢。
  • 我表达的完整程度

怎么让自己不被选择后结果所影响情绪

因为我要对我的选择负责,但当我没有选择足够好的选择时候,我会自责、甚至会压力很大。在需要有清醒头脑做选择的时候,我却有了不好情绪而不能做出明智选择。比如对于身材管理,因为减肥太难,然后我会循环往复陷入自责->暴食->反弹的恶性循环中。
不要对自己的选择后悔,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了,就坦然接受。
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没必要纠结的选择上,比如买什么东西,随便买卖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